彭逵冲,男,80岁,1968年参加工作,是一名有着52年党龄的老党员。1983年任临沧农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至2003年退休。在退休的这17年里,他先后担任临沧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市教育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等职。退休后,彭逵冲始终把传承好家风、弘扬红色基因和优秀文化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积极配合学校和社会做了大量工作。2013年还曾突发心肌梗塞,累倒在工作岗位,送医院抢救,当天发了两次病危通知书,在安装了心脏支架身体稍有好转后,仍毅然决然地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一、坚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彭逵冲十分重视学习,读书、看报、看新闻是他每天必须做的事情。他坚持自费购买、订阅《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时事报告》等报刊杂志和书籍。他说,“党员干部的学习应该是终身的,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指南针’和‘导航仪’”。他认为,年代的不同、身份的变化,教育广大青少年方式方法也有所不同,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知道现在的青少年想什么,需要什么,能接受什么,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二、倾心下一代,尽心尽力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
彭逵冲一贯保持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行和良好家风传统,为下一代作出了榜样。生活中,他积极向周边的人宣传党的好政策,教育青少年要“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引导家长们要做孩子的一面镜子,做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移风易俗的“现代家庭”。他积极参加以学校、学生等为主题的专题调研活动,在学校周边治安状况、学生教育等方面撰写了多篇调研报告,为市委和有关部门提供了参考,撰写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等多篇文章发表在云南省延安精神育人工作经验汇编;撰写的《关于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活动的实施意见》被市教育局和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作为文件下发实施。
三、倾注满腔情,教育引导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弘扬传统美德
彭逵冲充分发挥自身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优势,从2007年开始至今连续十三年对全市广大青少年学生和部分机关干部开展关于家庭家教家风方面等宣讲教育,累计宣讲117场,参与人数达45600人次。如,2018年4月,他到凤庆县陶氏家族开展“传承好家风”的传统教育讲座,使家长和学生们深受教育和启发,省、市级媒体作了报道。彭逵冲还致力于地方史料和少数民族史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他说:“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了信,临沧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地方,我们要牢记嘱托,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维护好民族团结”。自2009年以来,他先后参与编写地方史料集等书籍共计110万字,主编反映临沧籍第一个共产党员的连环画册《刘御的故事》,均印刷成书投入使用。
彭逵冲多年来始终任劳任怨,始终热爱关心下一代工作,他的先进事迹也被各级表彰。2020年8月,被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办表彰为先进个人;2019年12月,被云南省委组织部、云南省委老干局、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表彰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20年12月,被省委老干局表彰为最美银发志愿者;2008年,被临沧市委授予临沧市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10年,被云南省关工委授予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市关工委表彰为先进个人。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彭逵冲,仍在关心一下工作中发挥老有所为的力量,坚持走进学校、乡镇、机关、企业开展宣讲活动,真正诠释了一名老党员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精神品格。他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这是我盼望已久的一件大事、喜事,我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再发光和热,用余生为党为人民多作贡献,以实际行动为党的二十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