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明法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2年11月17日  来源:
摘要:安明法同志,1974年参加工作,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年10月退休,2017年3月至今担任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关工委主任、鹿泉区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退休以

安明法同志,1974年参加工作,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年10月退休,2017年3月至今担任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关工委主任、鹿泉区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退休以来,安明法同志秉着“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执着和坚定,与关工委班子一起,自觉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党政工作大局,组织动员1700余名“五老”编写乡村志210部,建设村史馆67座;对20余处革命遗址开展挖掘、整理和保护,出版纪实文学9部,拍摄电视专题片10部,建成陈列馆12座;编写讲义10部,为10余万名青少年授课,助力“四史”教育及乡村振兴工程;用红色文化搭桥,引进北京外国语大学附中分校等四个北京项目;担任中国“西柏坡号”中学生科普实验卫星行政总指挥,成功研制、发射并开展实验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先后被评为河北省和石家庄市“五星级离退休干部党员”、“老科协先进个人”,鹿泉区关工委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一、组织编史修志,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为了挖掘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安明法同志在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基础上,提出在208个村庄和13个乡镇(区)编史修志的动议,得到鹿泉区委区政府的肯定和支持。他发起成立了鹿泉区志愿者协会区乡两级村志志愿者分会,组织动员1700余名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老战士及优秀青年,开展资料搜集、历史遗迹考证、采访、编写、征求意见等繁琐细碎工作,草稿完成后,每个单位又经过反复修改完善,推动了编史修志工作顺利进行。目前已完成13个乡镇区及208个村庄的志书编写任务。安明法同志除做好统筹协调外,对每部乡村志都要进行审查修改,提出修改意见并受邀编写书评或序言,目前已撰写书评或序言250余篇。在村志编纂过程中,他积极深入乡村,组织协调有关人员逐村进行全面的资源调查、文物普查、民情详查,已获得300余个“新发现”。同时,依据村志资料,编写了30余万字的《鹿泉村情》和60余万字的《鹿泉村情探析》,协调乡村建成村史馆67座,还把自己的祖宅建成“东焦村史馆”,引导村民读村志、讲村史,激发了广大村民爱家爱国加快乡村振兴的热情。该项工作得到石家庄市委、市关工委及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尤其是省关工委的支持肯定,省关工委领导数次到鹿泉调研指导,并以省关工委【2021】1号参阅件向全省推广了鹿泉区的经验。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二、挖掘革命遗址,传承弘扬红色革命基因

在编史修志过程中,他发现,在28年的中国革命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鹿泉区的父老纷纷加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涌现出众多英雄人物;党和人民军队的多个单位在这里战斗生活过,留下了诸多革命遗址。安明法同志在与其他同志的深入交流中认为,这些英雄人物和革命遗址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见证,是鹿泉的光荣,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教材,更是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载体,挖掘、整理、保护、传承这些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经过长时间查阅、了解,他将革命英雄人物和革命遗址有关资料系统整理完成,之后,专门向区委作了汇报。区委认真研究后,做出了实施 “五个一”工程的决定,即对每一处革命遗址(包括英雄人物)编辑出版一本书、拍摄一部专题片、筹建一个陈列馆(在原址)、与原单位建立一种密切联系、合作一批项目,深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这些珍贵的革命人物和遗址,为鹿泉人民更加深入了解鹿泉提供了宝贵财富。为了把区委意见落到实处,安明法带领相关人员上北京、下南京,到西安、成都、郑州、驻马店、桐柏等地,采访知情人五百多名,到北京及省市区图书馆查阅上万份资料,考证多处遗址,印证多份资料,拍摄专题片10部。为了能在原址筹建陈列馆,他更是披星戴月,任劳任怨,与区农工委、史志办、文广新局及有关乡镇一起,多方筹措资金,到有关农户做工作,租赁或购买革命遗址产权。截至目前,已建成“人民日报在东焦及鹿泉革命史展馆”、“华北军区荣臻子弟小学校陈列馆”、“吴冠中广场”、“华北军政大学陈列馆”、“中央外事学校陈列馆”、“华北军区电讯工程学校陈列馆”等12处红色文化展示基地。这些陈列馆坚持边整理建设边开放使用,为鹿泉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提供了鲜活的舞台。他充分发挥退休干部的威望与优势,以多年的知识储备与工作经验推动相关工作合法合规、有条不紊的进行,与市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合作,将这些遗址申报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神文明实践基地”、“关工委工作站”,取得合法名分,注册挂牌;明确管理单位、管理人员、管理职责,招募讲解志愿者,并进行培训直至上岗工作;与武装部、团委、妇联、教育局及有关大专院校、有关工矿企业、有关部队协商,建立学习教育机制,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已组织石家庄学院、武警部队、鹿华热电、金隅鼎鑫公司、鹿泉一中等单位的五万多名青少年参观学习,丰富了活动内容,开阔了青年视野。这些红色文化建设成果在“四史”教育活动及乡村振兴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引进合作项目,助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如何服务鹿泉经济社会发展,找到编史修志与推动鹿泉转型升级的最佳结合点,他始终在思考和践行这个问题。他利用村志编写过程中获得的大量资料和信息,组织区史志办、教育局、有关乡镇主动与鹿泉在外工作创业乡亲及在鹿泉成立或在鹿泉生活战斗过的单位(包括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到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太原、成都、西安、上海等地采访对接,邀请这些朋友来鹿泉考察联谊,感受鹿泉变化,共商发展大计。在他的努力下,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新项目。目前,他已经促成了北京市八一学校与鹿泉一中合作办学协议的签订,引进了“荣臻航天科技班”、“西柏坡号中学生科普实验卫星”项目;促成了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在鹿泉投资25亿元、占地730亩的分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院、河北农大老校友工作站等项目。还有多个项目正在洽谈,准备落户鹿泉。

四、传授革命知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担任鹿泉区关工委主任后,把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重要任务,建立健全区、乡(镇)、部门关工委组织,充实加强区关工委宣讲团和艺术团,建立鹿泉星火革命史展馆、村志协会阅览室、段庄综合劳动实践基地等五处区级青少年教育基地,石窑小镇阅览室、黄壁庄孝文化展、北薛庄村史馆等工作站50余处,刘志海移民文化、谢树坤引岗文化、薛保祥家训文化等工作室30余处;制作展牌100余幅,流动书柜3套,同广大“五老”进学校、工厂、军营、单位广泛开展“红色基因进校园”、“小手拉大手,携手创文明”、“童眼看鹿泉” 等活动,举办报告会、故事会赠送图书5000余册,为经济困难的学校师生筹集急需物品10万余元。为了调动广大“五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安明法经常深入老同志当中,宣讲关工委工作意义,宣传表扬先进典型,具体指导开展工作,同时,带头编写了《鹿泉发展史》、《鹿泉工业发展史》、《鹿泉教育发展史大纲》、《建屏县抗日斗争史》、《中国早期共产主义战士——王克新》、《人民日报在东焦》、《硝烟中成长的荣臻子弟小学校》、《引岗渠建设者们的作为意识》、《基层依法治访的探索与思考》、《“交口称道”之秘初探》、《如何认识我们的村庄》、《乡村文化振兴的途径与措施》等10多部讲义,深入50多个部队、学校、工厂进行宣讲,开展“鹿泉红色故事汇”、“红色文化讲座”等活动,为10余万青少年进行专题讲座,受到广大青少年的欢迎。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