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强担当
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关工力量
近年来,教育部关工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推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党组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两个文件)贯彻落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作用,不断夯实基层关工委建设、擦亮关工品牌、强化协同合作,主动作为,守正创新,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关工力量。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基层关工委建设进一步夯实。第一,重学习强思想,增强使命担当。召开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视频会议,联合《中国教育报》推出教育系统关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两个文件系列文章,做客中国教育电视台介绍教育部关工委贯彻落实两个文件举措,工作刊《心系下一代》和教育部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刊发各地各校学习贯彻动态和系列笔谈文章110余篇次,广大“五老”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增强。
第二,重机制强保障,完善顶层设计。教育部党组专题研究教育系统关工委建设工作,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将关心下一代工作列入教育部工作要点。部长怀进鹏作出批示,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意见》,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教育部关工委制定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程》,将教育部党组《意见》主要精神细化为规范可操作的办法深入落实。30个省级教育部门、61个部直属高校党组织已专门印发贯彻落实通知,23个省级教育部门、75个部直属高校在职领导兼任关工委主任。
第三,重基层强基础,提升整体水平。实施全国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行动,25个省级教育系统关工委已印发本省实施方案,力争到2030年实现全国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的比例达到80%左右。开展基层教育系统关工委干部轮训工作,3年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13期,1779人参训。召开全国中小学校、民办高校关工委建设推进会以及高校二级学院关工委设立学生委员试点工作总结暨推进会,开展中小学校、职业院校关工委建设优秀案例征集推介活动等,使各级各类基层关工委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工品牌时代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第一,坚持常态化,扩大品牌覆盖面。以会议推动、示范带动、展示促动等方式,上下联动推进“新时代好少年”主题读书、“读懂中国”等品牌活动。近5年,420余万名中小学生在央视影音上传读书作品、近1.3亿青少年参与线下读书活动,41.85万余名大学生访谈“五老”10.16万名,开展“院士、杰出老校友回母校”“劳模(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5.7万余场次、受益学生约3404.9万人次,1.12万名“五老”特邀党建组织员活跃在高校党建一线,2.55万名“五老”教学督导员在听课评课、教学指导、教研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多次被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新华网等媒体报道,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
第二,坚持高标准,拓展品牌育人功能。成立教育部关工委“五老”报告团,涵盖两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时代楷模、知名专家等,打造共享共用高端专家库,为各地各校提供“菜单式”宣讲服务。邀请知名专家与各领域“五老”走进中小学校、博物馆等,通过代际互动、共读经典等创新形式开展阅读实践活动,拍摄《一起读书,好少年》系列专题片,持续提升读书活动育人功能。出版《院士说》《工匠志》等书籍,启动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库建设,为各地各校开展思政教育、课堂教学等提供资源支持。
第三,坚持时代性,激活品牌生命力。联合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举办“弘扬科学家精神 点亮科学梦想”主题教育活动,重点讲述邓稼先、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感人故事,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传承科学家精神。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在24所高校建立38个科普教育基地,创新开展“百校中小学生科普教育高校行”及“百场科普教育讲座”活动,让科普更贴近学生生活。
积极主动对接中心工作,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半径进一步扩大。第一,助力家校社协同育人取得实效。举办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家庭教育骨干培训班,完成基础教育司委托课题“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模式探索”,连续5年录制播出家庭教育公开课53节,累计1.5亿人次收看。据不完全统计,教育系统近80万“五老”参与家长学校建设,通过专题授课、个案咨询等方式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帮助。
第二,拓展“老校长下乡”工作广度和深度。持续推进北京、浙江、重庆、贵州、云南等省市“老校长下乡”工作,联合农业农村部探索央企参与“老校长下乡”新模式,中国石化、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助力老校长下乡项目在重庆、甘肃、河北、陕西等地实施,“乡村振兴——北京老校长下乡老少边区行”活动在四省五县落地见效。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1439名老校长深入1014所乡村学校开展助教帮扶,惠及学生70.11万人次,点亮乡村教育优质发展之路,照亮乡村孩子成长之路。
第三,深入开展“五老助双减”工作。召开“五老助双减”工作现场推进会,北京各区130所试点校、近500名“五老”入校参与听课评课、教研指导、课后服务等工作5000余次,山东将“五老助双减”拓展为助家教、思政、健康等“五老助”系列活动,更好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今后,教育部关工委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两个文件要求,以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为抓手,以“五老”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关工品牌建设为牵引,促进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