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工委35周年专栏 | 青海省关工委五年工作综述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5年09月12日  来源: 青海省关工委
摘要:情暖江源沃春华共谱团结石榴情 老少携手护江源2020年以来,青海省关工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中国关工委的关心指导下,

情暖江源沃春华

共谱团结石榴情 老少携手护江源

2020年以来,青海省关工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中国关工委的关心指导下,团结带领广大“五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开创新时代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扎实成效。

20250912_101914_009.jpg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省关工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政治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不断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利用重要契机和时间节点,着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青少年党史学习月”等主题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血脉。至2023年,省关工委连续举办了9届“关工杯”全省青少年作文大赛,每届都有近10万青少年参加征文。着力强化“五老”宣讲团、讲师团等宣讲团队的职能作用,在全省各市州的县区中小学及大专院校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思想政治等宣传宣讲。特别是2024年实施“万人计划”宣讲活动,在全省8个市州开展百余场次宣讲,受教育师生达10万余人次。充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2023—2024年拍摄制作《丰碑——走进原子城纪念馆》《信仰——走进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专题教育片,让全省青少年更加系统便捷地接受红色教育,使红色江山代代相传。

20250912_101914_010.jpg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服务全省发展。一是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省各级关工委立足青海多民族、多宗教的实际,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创建活动,运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载体,对广大青少年进行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近年来,全省各级关工委在统战、民族宗教等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在部分州县的9个寺院成立了关工委组织,引导年轻僧侣爱国爱教、持戒守法,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持续深化生态文明教育。省关工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连续开展10届“老少共携手、保护三江源”活动,老少携手共植绿色的足迹遍布三江源头、祁连山腹地。各地关工委组织“五老”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珍惜水资源,共建美好家园”“爱我三江源、保护母亲河”等主题活动,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参与度和青少年环保意识。三是持续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围绕全面推进平安青海建设,联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运用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等教育方法,突出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以及防范校园欺凌、防侵害、防校园诈骗等安全教育,推动青少年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不法侵害的能力。

20250912_101914_011.jpg

坚持办实事、解难事,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一是主动为疫情防控助力。疫情期间,众多农村、社区基层关工委老同志积极参加一线疫情防控宣传、巡逻和劝返工作,慰问一线的社区人员和志愿者,共同维护公共秩序。同时,积极争取资金、主动捐款捐物,为省属高校和地方防疫贡献力量。二是加大教育领域资助力度。省关工委出资123.8万元,2019年—2023年为全省619名困难大学生提供每人每年2000元的资助;争取相关部门、企业的支持,为青海师大二附中高三全体学生、民和县松树乡中心学校220名留守儿童,2019级620名困难大学生、互助县26名困难大学新生开展帮扶工作,帮扶资金达171万元;积极争取中国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少年硅谷”创客教室项目,连续3年共投入826万元,为青少年插上科技梦想的翅膀;积极争取中国关工委“健康童乐园”项目,为基层幼儿家庭、幼儿园提供益智类学习玩具;为乡镇幼儿园、中小学修整道路、捐赠教学设备、学习用具和过冬棉服等,为基层偏远青少年学生办好事、解难事。持续实施“关爱·暖冬”行动,将党和政府的温暖与社会各界的关爱送到孩子们心坎上,5年内投入近438万元,帮助困境儿童、贫困家庭青少年温暖过冬。三是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省关工委通过多方协调,举办4届全省农牧区青年技能培训班,开设电工、家政服务、酒店管理、机电维修等专业,帮助250余名农牧区青年掌握一技之长,拓宽就业渠道;各地关工委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拉面、电焊、刺绣、农家乐经营等技能培训,帮助青年农民提高致富本领;联合有关部门举办“双选会”“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帮扶青年就业、创业。

20250912_101914_012.jpg

构建“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夯实关心下一代工作基础。始终坚持“党建带关建”机制,不断强化关工委组织建设,推广“四纳入、四到位、四统一”经验,全省关工委组织覆盖面和工作面不断扩大。近年来,省关工委每年召开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省关工委成员单位联系会议,定期召开基层工作推进会、民族地区关工委工作会议,举办关工委系统工作人员培训班等,不断强化全省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和工作能力。省关工委领导班子每年深入基层开展工作调研,协调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为工作开展注入强劲动力;督促和指导各级各类企业建立、完善关工委组织,充分发挥企业关工委的职能作用;加强对社区、农村等基层一线关工委组织的指导,在搭建活动平台、调动广大“五老”积极性、整合工作合力等方面出主意、想办法,充分激发基层关工委活力,积极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Copyright©1990-2025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