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县级关工委动态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举行“走进深圳红色村”研学夏令营活动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5年08月06日  来源: “深圳关工委”公众号
摘要: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走进深圳红色村”研学夏令营活动在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的誓言板前画上句点。十五岁的查理淳作为60名营员的代表,紧握签字笔,郑重写下:“勇气与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走进深圳红色村”研学夏令营活动在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的誓言板前画上句点。十五岁的查理淳作为60名营员的代表,紧握签字笔,郑重写下:“勇气与智慧的火种,永不熄灭。”这一刻,誓言板上汇聚的青春笔迹,如同点点星火,汇聚成炬。

为深入挖掘深圳这座城市的红色历史底蕴,大鹏新区推出“公益+研学”模式夏令营,在两天一晚的时间里,带领60名青少年完成了这场穿越时空的青春对话。活动由深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指导,深圳市大鹏新区组织人事局、大鹏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共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工作委员会、深圳晚报社承办。

深圳红色村  承载红色记忆的美丽村庄

深圳红色村作为红色革命历史和改革开放史的传承交融之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从罗湖区东门社区作为全市首个试点,活化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融入商圈文旅;到大鹏新区土洋社区红色资源与海洋文化的融合、活化;到龙华区白石龙社区聚焦“文化名人大营救”历史,修缮指挥部旧址;再到深汕大安村依托19处革命遗址,探索“红绿融合”发展……这些“红色美丽乡村”都各具特色,正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

20250806_110237_021.jpg

▲东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东门红色记忆馆)

20250806_110237_022.jpg

▲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广东省临委机关旧址)

20250806_110237_023.jpg

▲白石龙社区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

20250806_110237_024.jpg

▲深汕大安村中共江南地委扩大会议旧址

作为深圳第二个国家级红色村试点,大鹏新区土洋社区坐落于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的南部,这里汇聚了广东省临时委员会旧址、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以及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等众多红色景点。近年来,通过深度赋能红色资源活化,修缮李惠群旧居及“万隆号”商铺这两处省临委交通站旧址,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打造省临委交通站专题展,土洋社区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年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全方位展示土洋社区组织振兴红色美丽乡村建设的系列成果。

20250806_110237_025.jpg

▲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

从烽火岁月到乡村振兴,这些红色村庄通过组织夯基、文化铸魂、产业赋能,让革命精神历久弥新。土洋社区的蝶变印证红色基因的深耕与创新,正为深圳的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书写着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的壮丽篇章。今天的土洋,一处处鲜活的红色印记正在被不断发掘、保护、活化利用,也为这里的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带来不竭的源头活水。

红色血脉生生不息  做好青少年的红色传承教育

深圳市关工委与大鹏新区在红色资源保护与青少年教育上的合作,始终紧扣时代脉搏与精神传承需求。

深圳市关工委主任陈彪表示,市关工委始终将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深化红色基地研学等活动,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这一理念与大鹏新区活化红色资源的探索高度契合。

2024年,市关工委与大鹏新区已在华南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王母围携手启动教育实践活动,今年大鹏新区进一步创新打造“公益+研学”模式夏令营,以“走进深圳红色村”为主题,通过历史场景还原、创新思维训练、乡村振兴实践三大特色路径,系统推动红色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向“沉浸体验”。

20250806_110237_026.jpg

▲青少年参观沙鱼涌海岸会客厅

大鹏新区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夯实资源根基,保护性修缮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等国家级文保单位,更深度修复李惠群旧居及“万隆号”商铺等历史场景,打造专题展览,以实物实景展现红色村建设成果;另一方面创新教育载体,在土洋社区培育“红色堡垒·传奇土洋”宣讲品牌,创作红色舞台剧,建立本土宣讲队伍,而本次夏令营更设计出“刘黑仔营救实景演绎”“摩斯密码情报传递”“红色村庄未来蓝图共创”等互动课程,让青少年在角色扮演与思维碰撞中,将抽象历史转化为可触摸、可破解的鲜活记忆。

20250806_110237_027.jpg

▲大鹏原创红色诗歌朗诵《土洋怀想》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做珍视和平开创未来的红色少年

“好枪法,你的驳壳枪真是百发百中!”“密码本的数字反过来读,就是我们的密信!”……30日傍晚,当夕阳散落这片见证历史的沙鱼涌沙滩,落日的余光映照着青春脸庞。沙滩上,一组营员正紧张演绎刘黑仔秘密营救文化名人的惊险片段;不远处,另一组少年化身为“东江情报员”,指尖在“自制电键”上快速敲击,用刚掌握的摩斯密码传递着“密令”。这片海域,曾是重要的红色交通站与海上贸易点,“万隆号”商铺等历史场景诉说着往昔的奋斗故事。领队老师告诉记者,这种通过“学习、体验、互动、感悟”融为一体的方式,让孩子们能更深入地建立与先辈的心灵链接,在活动中,历史不再是遥远的文字,而成了可触摸、可扮演、可破解的鲜活存在。

20250806_110237_028.jpg

▲沙鱼涌北撤纪念公园演绎东江纵队情景剧

在本次研学夏令营活动中,60名青少年心中深植红色火种,还为红色村庄的未来“绘制蓝图”,一个个闪烁着奇思妙想的“金点子”,是年轻一代对红色基因活化最真诚的献礼。营员们不仅于土洋烈士纪念碑前献上自制白花寄托哀思,更在白石龙誓言板写下“勇气与智慧的火种永不熄灭”的青春承诺,林宇豪感叹“站在东纵战斗之地更懂和平珍贵”,阮徐菡主动倡议成为红色故事传播者。

20250806_110237_029.jpg

▲青少年在土洋村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献花

陈彪对此高度肯定,指出活动“让红色历史变得可触可感,在青少年心中播种下信仰的种子”,其成功印证了“公益+研学”模式对活化红色资源、赋能青少年成长的示范价值,为深圳红色基因的薪火相传提供了可复制的“大鹏路径”。

在60名研学少年的共同见证下,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筹备和优化提升,原沙鱼涌红色记忆馆以沙鱼涌海岸会客厅之名正式揭牌,重新对外开放。焕新后的海岸会客厅,以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之海上营救主题展为主要内容,同时融合了旅游服务、文化体验、休闲学习等多种功能,致力于打造成为大鹏新区又一重要的红色地标。

20250806_110237_030.jpg

▲沙鱼涌海岸会客厅

一并开放的还有沙鱼涌邮局,这里曾是抗战时期南中国唯一的秘密国际邮路,肩负着战时中国与国际社会通邮的重要使命。值得一提的是,沙鱼涌邮局不仅具备正常邮局的功能,可邮寄信件、明信片,市民游客还能在此看展、购买文创等,实现了历史文化与现代服务的巧妙融合。

20250806_110237_031.jpg

▲沙鱼涌邮局

如今夏令营活动恰与沙鱼涌海岸会客厅的揭牌相遇,也期望同学们在沙鱼涌海岸会客厅这个平台上,感受历史与未来的连接、红色文化与海洋文明的融合,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能积极体验海洋文化、了解海洋科技,树立建设海洋强国的远大志向,让青春梦想在更广阔的蓝图上绽放。

深圳红色村研学夏令营反响热烈  红色火种深植青少年心间

本次研学活动自启动以来,就收获了家长与孩子的热忱参与,从前期报名到线上面试,大家始终展现出积极认真的态度。主办方从千余份报名表中,按报名时间顺序公平公正地筛选出前100名青少年入围,经线上面试环节,最终择优确定60名爱党爱国、对华南抗战深圳改革开放史等红色历史抱有浓厚兴趣的青少年参与活动。

20250806_110237_032.jpg

▲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广东省临委机关旧址)门前合影

“走进深圳红色村”研学夏令营活动开展后反响热烈,其线上“云相册”精彩瞬间累计浏览量已突破28万次,展现了活动的广泛影响力与感染力。活动结束后,家长们纷纷反馈活动成效显著,有家长欣喜表示:“孩子回家后主动查阅历史资料,对先辈的敬意油然而生。”

“活动点燃了孩子的责任感,现在更懂得珍惜和担当。”另一位家长表示希望这种形式的活动能经常举办,这种融汇历史、体验与思考的青春之旅,成功将“勇气与智慧的火种”深植于孩子的心中。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