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关工委深入贯彻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关于地企共建工作的批示精神,在原有“五个统一”基础上升级形成“八个统一”工作体系,通过强化顶层设计、聚焦机制落地、着眼长效发展,推动关心下一代地企共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顶层设计“提质”,构建“八个统一”制度体系
地区关工委、林业集团公司党委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及主管领导作出批示,要求以顾秀莲主任批示为契机,系统总结经验、形成可推广机制。地区企业、党委召开联席会议,在原有“五个统一”基础上,新增舆论宣传、协商制度等三项机制,构建起包含统一工作机制、工作部署、班子建设、舆论宣传、理论培训、品牌创建、考核表彰、协商制度的“八个统一”工作体系。围绕这一体系,地区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关心下一代地企共建工作的原则意见》,细化各项机制的责任主体、实施步骤和完成时限。其中,坚持“党建带关建”确保“统一工作机制”落地,建立“议题提出——责任分工——督办反馈”,闭环强化“统一协商制度”执行,为地企关心下一代工作共建提供坚实制度支撑。同时,由地区关工委牵头,与林业集团公司建立“地企关工共建联络机制”,明确联络人及职责。2025年上半年已召开联络组会议2次,梳理解决共建事项2项,保障信息互通、问题共商。
二、机制落地“提效”,推动“八个统一”精准实施
在组织建设方面,地区调整关工委领导架构,吸纳企业退休干部参与决策,将5个林业局关工力量整体并入属地县(市、区)关工组织,实现“组织合署、工作合体”。2025年上半年开展地企关工干部联合培训3期,覆盖企业关工人员150人次,同步吸纳80名企业“五老”骨干加入联合志愿服务队,夯实“统一班子建设”基础。在品牌创建上,打造“红苗绿梦”地企共建品牌矩阵:联合开发“红色开发史+生态保护”课程4门,开展“重走开发路”研学活动2场,覆盖青少年1200人次;启动“青工技能双培计划”,企业提供实训岗位26个,地方组织技能培训6期,助力95名青年就业创业;实施“地企同心”帮扶行动,筹集资金15万元,帮扶困难青少年150人。考核表彰机制不断完善,制定《地企共建工作考核细则》,将企业先进典型表彰比例提升至60%,2025年上半年评选表彰先进集体12个、先进个人50名。建立《资源共享清单》,形成“议题——分工——督办”闭环机制,解决活动场地共用、资金统筹等问题8项。
三、长效发展“提速”,拓展“八个统一”实践效能
地区关工委着手编制《“八个统一”操作指南》,细化流程模板。在铁路、邮政系统推广共建模式,推动地企共建机制在重点行业全覆盖。培育区域特色品牌,选取漠河、塔河作为试点,打造“林业技能实训营”“铁路红色文化讲堂”等2-3个特色项目,建设“青少年生态实践基地”,开展“生态保护+劳动教育”活动,年内组织地企青少年参与20场以上,让“八个统一”落地生根。此外,还将定期梳理典型案例形成《地企共建工作案例汇编》,联合地委党校开展“新时代地企关工共建体制创新”课题研究,形成理论成果指导实践,开发“地企关工共建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