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19日,江苏省南京市关工委年度工作务虚会在高淳召开。会议旨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和省、市《实施意见》,总结交流2023年工作成效,研究谋划2024年工作举措,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准方向、强化责任,推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家宝出席并讲话,副主任钱继红、王咏红、张俊、朱晓琳和各秘书长,各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和秘书长,各系统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参加。
会上,各区、各系统关工委紧紧围绕今年的工作亮点和明年的工作考虑作发言,提出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意见建议,内容丰富、观点明确、思路开阔。会议播放了《探索“大思政”善用之道 提升青少年教育质效》《全市校外教育辅导站优秀活动视频选》《深耕“三扶两创”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视频,发放《品牌创建工作巡礼》,反映今年全市各级关工委开展“五老”助力“大思政”、校外教育实践、“三扶两创”、关爱品牌建设等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取得成绩,展示出全市“五老”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会议认为,2023年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全盘工作可圈可点、亮点纷呈。积极投身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突出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等重要环节,上好主题教育“必修课”;探索“大思政”善用之道,倾力打造精品课程,使“大思政课”更鲜活更生动,孩子们更有获得感;采取共建、共办、共育等形式,推进全市校外教育实践“大基地链”建设,让“五育并举”落地有声;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把爱心助学的盘子做强做优,实施“助学百名励志学子”等项目,激励寒门学子在求学路上自强自立、感恩奋进;聚焦青工操心事烦心事,精心编织关爱服务网,遍布关爱触点,让青年职工感受到身边触手可及的“微关爱”;聚焦乡村振兴,扶持青年农民创新创业,促进“三扶两创”工作向纵深发展、落地落实;用绣花的功夫和韧劲,精心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十个一”工程,积极参与“润心”行动,最大限度避免“花季凋谢”悲剧发生;从关工工作的客观需求出发,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拓展品牌建设范围,全过程挖掘、培树、宣传品牌,提升关爱服务品质;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会议指出,明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五四运动105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要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信仰。明年1月1日起,爱国主义教育法将正式施行,立德树人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要依法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明年是市关工委成立40周年,要全面回顾总结40年的经验启示,顺应关工委工作的发展趋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在新的起点上谱写新时代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新篇章。
会议强调,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在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30周年大会上,提出要把关工委全面建成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组织,不断提升关工委组织力影响力凝聚力。2024年要以此作为重要引领,推进新时代关工委工作再上新台阶。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融入“大思政”格局,做实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深化“五老”关爱工程,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权益保护;对标“五育并举”要求,提高校外教育育人实效;结合青少年心理危机全链条干预机制“八项重点行动”,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十个一”工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以助力培养新时代乡村人才为己任,推动“三扶两创”工作高质量发展;贯彻好全省加强基层关工委建设推进会议精神,落实“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筑牢基层关工委组织根基;隆重纪念市关工委成立四十周年,书写关心下一代工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