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至18日,辽宁省关工委主任赵国红、驻会执行副主任于文明一行到朝阳市就“老帮青、助发展、促振兴”三年行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
17日下午,赵国红主任先后调研了喀左县羊角沟镇的4个老帮青项目现场。青沐农业有限公司是羊角沟镇羊角沟村“五老”(原党支部书记)刘景双帮助返乡大学生刘航兵创建的集尖椒制种、中草药种植于一体的创业项目,目前已达到年获利15万多元、带动当地群众增收160多万元的发展水平。当赵国红主任了解到刘景双挨家挨户做工作实现土地流转、不辞辛劳远赴大连帮助引进项目的情况后,对刘景双的这种精神给予点赞,她说,“三年行动需要这种精神,我们的‘五老’恰恰具有这种精神”。绿鑫家庭农场是一个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小番茄的现代化农业项目。这个项目是羊角沟镇烧锅营子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镇退休干部张吉昌帮助返乡大学生丛焕娟创办起来的,年利润已达40多万元。在项目现场,赵国红主任深情地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五老’大有作为。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发展、能带动一方,是乡村振兴的新希望”。万强家庭示范农场和荣茂家庭养殖农场,分别坐落于羊角沟镇烧锅营子村和贝子沟村,均为村“五老”帮扶团成员帮助兴建的项目。看过之后,赵国红主任对陪同调研的市县领导同志讲:“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老’是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助力,希望你们一如既往的重视这项工作,珍视和发挥这一助力”。
18日上午,赵国红主任一行实地调研位于喀左县水泉镇老杖子村的丰源养牛专业合作社。此项目是一个累计投资1200多万元、建筑面积3800多平方米、年饲养量4000多头的纯生态肉牛养殖示范场。这个项目是在以现年70岁的高级畜牧兽医师孙井元为首的喀左县关工委畜牧业“五老”科技帮扶团帮助创建的,年收入已达800万元,同时辐射带动周边700多个养牛户,户均收入3万余元。赵国红对孙井元每年指导80多个养牛户、义务讲座20多次、培训2000多人次,两部手机24小时开机接受技术咨询的感人事迹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其为“五老”的优秀代表。
18日中午,调研组在喀左县召开了座谈会。会上,赵国红主任、于文明副主任分别讲话,对朝阳市“老帮青、助发展、促振兴”工作开展情况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做好当前和今后工作提出了要求。赵国红主任强调,各级关工委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用以武装思想、指导工作;要聚力省委大局要求,充分发挥关工委作用。要积极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要在全省的三年行动中有我们关工委的影子,留下我们“关工人”的脚印,做出“五老”的贡献绝不做旁观者、局外人。她指出,助力乡村振兴是最能体现“五老”价值、发挥“五老”作用的主阵地,要在帮选项目、帮破难题、帮技术、帮筹资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帮助农村留乡青年、返乡大学生、返乡军人和打工返乡青年拓开在乡创业新天地。要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党建带关建”,不断优化和壮大“五老”队伍,把“老帮青、助发展、促振兴”三年行动引向深入。
省关工委驻会执行副主任于文明、办公室主任王艳杰、朝阳市委副书记张健、朝阳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房玉成、副主任韩辉升,喀左县委主要领导及喀左县关工委领导班子成员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