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大同市第二个“关爱‘五老’日”慰问座谈会召开,中国关工委副主任、教育部关工委主任李卫红,大同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艾凌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凤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郑黎明,市关工委主任董变英参加。
李卫红充分肯定了全市关工委工作取得的成绩。她指出,大同市关工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各项工作有声有色、精彩纷呈,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显著提升。希望能持续为“五老”发挥优势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切实让“五老”安心舒心暖心。在下一步工作中,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关爱手段、拓展工作载体,形成大同特色的育人良好环境,奋力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艾凌宇向中国关工委、教育部关工委长期以来对大同市关心下一代事业给予的关爱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向广大“五老”和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爱心公益组织致以崇高敬意。她指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对“五老”在政治上重视、思想上关注、生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要聚焦立德树人,丰富教育引导活动载体,以更高站位担好育人使命。要坚持用心用情,聚焦弱势青少年,加强问题治理,以更大力度护航健康成长。要充分发挥优势,以更实举措服务中心大局,有效促进关工委工作落到实处,共同写好全方位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大同答卷”。
郑黎明表示了对“五老”的崇敬感谢,他指出,市检察院充分发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现有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基础优势,从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安全自护教育、心理辅导与预防、重点群体服务管理、文明意识养成五方面入手,高起点推动实施“护苗成长,护青启航”青少年权益保护专项行动,以“顶层设计+队伍支撑+分层发力+部门联动”的青少年权益维护格局,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广大“五老”发挥余热,深入青少年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办了些我们想办而办不成的事情;今年上半年,市关心下一代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在我院挂牌是对检察工作的大力支持,很多学校学生们都陆续学习参观,极大推进了全市青少年普法教育。
董变英要求,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一是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贯彻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实施意见》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若干措施》精神,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二是讲好党史国史,讲好大同故事,讲好红色故事,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三是坚持关工委工作方针,继续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工程、“五老”关爱工程、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中华魂”读书教育活动、弘扬好家教好家风活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优化青少年健康环境方面再接再厉,主动作为,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四是要按照省关工委和市委的安排部署,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强化理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推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上,“五老”代表云冈区关工委书记孙友贵、浑源县关工委主任陈新华、天镇县关工委主任孙世喜先后发言,畅谈关工委工作心得。
座谈会上,爱心企业为我市“五老”作了现场爱心捐赠。会前,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云州区唐家堡黄花基地,现场观摩了忘忧农场研学基地。
市级老领导贾桂梓、高印等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