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市级关工委动态

鸡西市召开市直机关关心下一代工作推进会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3年07月25日  来源: 鸡西市关工委办公室
摘要:2023年7月20日,鸡西市关工委与市直机关工委共同召开关心下一代工作推进会,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关工委、省直机关工委联合下发的《省直机关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

2023年7月20日,鸡西市关工委与市直机关工委共同召开关心下一代工作推进会,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关工委、省直机关工委联合下发的《省直机关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和<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细则>的通知》和鸡西市委、市政府两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通知》精神,传达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精神,对2023年市直机关关心下一代工作进一步安排部署。

640.jpg

鸡西市关工委常务主任朱玉林出席会议并讲话,鸡西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张蕾主持会议并最后讲话。市直机关所属的已成立关工委的19家单位关工委主任以及工作人员共计45人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了鸡西市委副书记、市关工委主任苑芳江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2023年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点》。市司法局、市国资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中医院四个单位关工委主任围绕本单位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进行发言。

640 (1).jpg

鸡西市关工委常务主任朱玉林在讲话中回顾了前段工作开展情况,他指出,2022年8月23日,省关工委、省直机关工委于联合下发了《省直机关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和<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细则>的通知》(黑关通字〔2022〕1号),市关工委和市直机关工委给予高度重视,市委常委、秘书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王景章指示要按省关工委和省直机关工委的部署要求,迅速启动运作,保证落实落靠。市关工委和市直机关工委主管领导默契配合,先后三次当面沟通磋商,共同谋划工作思路,确定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今年1月9日,市关工委和市直机关工委联合制发了《市直机关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和<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细则>的通知》(鸡关联字〔2023〕1号),就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职能建设、机制建设和阵地建设等九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针对市直机关实际,提出了坚持突出重点、试点先行、分期分批、逐步推开的原则,率先建立了市直机关关工委,并指导市国资局、市司法局、市检察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执法局、市交通局等19家党政机关和司法单位建立了关工委,安排 5名近期退休身体好、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热爱关工事业的处级退休干部担任了所在单位的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市直机关关心下一代工作之所以开局好、进展快,就在于市直机关工委领导认真学习领会《意见》和《细则》的精神,主动作为,抓发动、抓试点、抓重点,特别是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加强了第一批重点部门和单位的关工组织队伍建设,为拓展延伸市直机关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玉林在讲话中,介绍了贯彻《意见》《细则》精神及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并指出抓好市直机关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他说,省关工委、省直机关工委首次联合发文,对贯彻《意见》《细则》作出部署,提出具体工作意见和要求,充分表明了对机关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高度重视,是贯彻落实《意见》和《细则》的重要举措。回顾以往,我市市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只有教育局、市直中小学校和极少数单位建立了关工组织,组建了五老队伍,开展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老干部服务中心、市政法委、市妇联、市总工会、团市委等关心下一代工作成员单位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为关工委选配干部,提供办公条件,安排新闻主流媒体办专栏宣传工作品牌、工作经验和五老典型事迹,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往党政机关没有全面建立关工组织、开展关工工作,这在全省是共性问题。省关工委和省直机关工委及时作出部署,恰逢《意见》《细则》出台的重要机遇,为我们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了重要契机。从我市面临的实际情况看,市直机关部门多、单位多、既有党政机关,又有事业单位,还有一定数量的国有企业,呈现多样性。从职业分布看,既有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又有分工不同的一线职工,在以上机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中,青年干部职工居多,是一个庞大的重要群体。市直机关是全市的领导机关,青年群体作为机关的有生力量,更是承载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关心青年的学习和成长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导精神,增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务必将关心下一代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真抓实管,以时不我待,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努力开创市直机关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就做好今后工作,朱玉林强调,前一阶段的启动运作,市直机关关心下一代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发展的势头很好。各单位要继续巩固工作成果,在加强关工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已经建立关工委的机关和单位,要在现有基础上,抓巩固、抓提高、抓活动开展,扩大新五老入列,按市关工委2023年工作要点和市直党工委要求,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开展关工活动。二是没有建立关工委的部门和单位,应按《市直机关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和<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细则>的通知》(鸡关联字〔2023〕1号)要求,尽快建立关工委。配备好关工委主任和常务副主任。市直各部门所辖的青年干部职工和退休老同志居多的企事业单位,也要及时将关工委建立起来。在这些企事业单位建立关工委,可参照市直部门的配置方式。关工委主任由所在单位指派一名党政领导担任,常务副主任可聘退休干部担任。准备充分、条件成熟的先建,然后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全面推开。对规模小、人员少,又过于分散的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可考虑建立联合的关工组织。三是要紧紧围绕《意见》《细则》,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按市关工委2023年工作要点,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工作。党政机关应围绕青年干部成长成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红色基因传承和业务技术传帮带。引导青年干部树立正确的“三观”,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企事业单位关工委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普遍开展爱党、爱国、爱人民、爱企业、爱岗位活动,扎实开展业务技能和劳动技能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比武活动,提高业务技术和劳动技能水平,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百姓。要发挥企业优势,即要关爱帮扶企业内部青工,又要创建“爱心企业”,面向社会扎实开展助学、助困等各类关爱事业。总之,要结合企事业单位实际,适合开展什么活动就开展什么活动。四是建立起相应的工作机制。首先是上下沟通联系机制。市关工委不定期刊发《工作简报》,现有关心下一代工作群、通讯员群、特邀委员等三个群,并在市新闻网中开设了有十个栏目的网页,望市直机关关工委随时将活动开展情况、工作经验做法以及工作成果、五老典型等报给市关工委。其次是议事协调工作机制。逐步建立起定期例会、联席会议、议事协商等方面制度。通过与相关单位召开协商议事会议、联席会议等,研究解决关心下一代工作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第三是落实好工作保障机制,为关工委常务主任提供办公条件。按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适当提高基层关工组织办公经费和驻会人员工作补贴的通知》(办字〔2012〕3号)要求,落实好办公经费和工作补贴,保证关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鸡西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张蕾就围绕会议精神落实,提三点要求:一要提高思想认识,以更高站位扛起政治责任。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努力把关工委建设成为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坚强堡垒。要增强斗争紧迫感,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把青少年的善良意愿和情感作为争取人心的深厚土壤,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做到从小听党话、坚定跟党走。二要服务工作大局,以更强敏锐把握时代主题。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少年,筑牢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思想根基。要着眼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聚焦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突出红色传承,深耕关爱事业,积极开展“中国梦,我的梦”、“强国有我”等主题活动。扎实开展家风家教、家长学校、社会实践“家校社”三结合教育,抓实劳动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的观念,增强劳动体验,提高劳动技能,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三要主动务实创新,以更大力度营造成长环境。要聚焦宣传教育,创新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宣传,更好发挥“法护未来·五老送法进乡村”和“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治教育平台作用,持续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要大力开展“五老”主题宣讲、法治宣传等活动深入校园,引导青少年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四要突出工作重点,以更实举措坚持党建引领。要抓实抓好组织领导,坚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党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加强政治引导和具体指导,健全落实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帮助关工委解决实际困难。要健全建强基层组织,完善覆盖机关、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的关工委组织体系,不断织密关工委组织网络。要选优配强班子队伍,完善组织动员谈话制度,充分激励促动、尊重爱护、学习宣传“五老”,动员更多老同志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