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至16日,佳木斯市关工委“加强基层建设、发挥五老作用”现场经验交会议在桦南县召开。佳木斯市关工委常务主任卢国勋在会上讲话,桦南县委书记徐永刚陪同参观。佳木斯市关工委全体人员,各县(市)区、建三江管委会、市教育局关工委常务主任和办公室主任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佳木斯市关工委常务主任赵桂英主持。
关工委常务主任赵桂英主持会议
桦南县委副书记、县关工委主任徐景新在致辞中,介绍了桦南县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意见》和省委《细则》,加强关工委班子建设、阵地建设、立德树人、关爱救助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发挥五老作用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他表示,桦南县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与兄弟县(市)区的交流,虚心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凝心聚力,主动作为,推动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大美桦南现代化建设贡献关工力量。
会议现场
会上,桦南县关工委、驼腰子镇关工委、实验小学关工委、教育社区关工小组、“五老”代表王淑琴分别做了典型发言。与会人员参观了驼腰子镇愚公村、教育社区关工小组活动阵地、乡村振兴紫苏产业项目、实验小学科教体验馆、青少年冰上训练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地标森工遗址等10个现场。
佳木斯市关工委常务主任卢国勋查看驼腰子镇关工委基层建设基础资料
驼腰子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景云向卢国勋主任介绍基层建设情况
与会人员到实验小学参观学习
佳木斯市关工委常务主任卢国勋与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制作印版画
桦南县委书记徐永刚陪同参观乡村振兴紫苏产业项目建设
桦南县委书记徐永刚陪同参观教育基地森工遗址
佳木斯市关工委常务主任卢国勋在讲话中,对桦南县在加强基层关工建设、组织五老发挥作用方面的经验与做法,给予了高度概括和充分肯定。他说,在桦南县委的领导下,县关工委以组织建设为统领,立足基层基础,聚焦主责主业,通过“三抓、三建、三联动,促进关工工作的创新发展。桦南的经验启示我们,加强基层建设、发挥五老作用,是关工工作保持生机活力的根本,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桦南县关工工作的典型经验,立体丰富,成龙配套,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各地关工委起到了标杆和示范作用。学习桦南县经验,就是要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打造关心下一代的领军团队,坚持党建带关建,配齐配强基层组织,深入开展五好创建活动;就是要强化保障措施、破解关工委发展实际问题,达到有场所办公,有经费办事,有人手干活,有章法管理;就是要强化基地功能、培育全面发展合格人才,巩固红色教育基地,打造绿色传承基地,创建亲感体验基地;就是要强化责任和服务意识、动员五老投身关心关爱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助力优化少儿成长环境,助力关爱扶持纾困解难。
佳木斯市关工委常务主任卢国勋讲话
对如何进一步发挥五老优势作用,卢国勋讲到:一是引导和动员广大五老发挥政治优势,在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中当好传播者、引领者。把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特色思想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把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这个总任务总目标,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使习近平新时代特色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进企业、进头脑。深入开展好“党史学习月”、“法护未来、五老送法下基层”、“学三江英模,做时代新人”等系列活动。二是引导和动员广大五老发挥经验优势,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勇担当、育新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五老行动”,发挥五老传帮带作用,开展人才培训,助力人才培养,推进科学家、劳模、工匠进校园。继续深化“五助送关爱、五老做表率”主题活动,为青少年办实事解难题,协同相关部门做好农村留守儿童、“五失”青少年的关爱服务工作,积极参与预防青少年犯罪和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工作。三是引导和动员广大五老发挥威望优势,在参与社会治理中扬正气、促和谐。组织五老人员参与农村和社区的“一委三会”,在基层“三治”建设、传播优良家风家训和化解矛盾、维稳促和等方面发挥特殊作用,使广大五老在关心下一代的实践中激发潜能余热,体现人生价值。四是引导和动员广大五老发挥人才优势,在助力发展、服务青少年中献余热、做贡献。鼓励和动员更多有专长的新退人员加入五老队伍,发挥专长,服务社会,培育引导青少年成长成才。对农村进城的五老,摸清底数,选优择强,及时将他们吸收到所在社区的五老队伍中,使他们尽快“找到家”、“入上列”、“有事做”。
卢国勋强调,要抓住贯彻落实《意见》、《细则》的契机,进一步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强队伍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差距不足,争取党政重视,补齐弱项短板,检视整改问题。根据“关工调研年”活动方案,走进基层,总结发现新经验、新成果,研究分析新形势、新情况,应对解决新挑战、新问题。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人数众多、结构合理、新老接续、富有活力的五老队伍。要把服务青少年与服务五老相结合,健全完善五老学习培训和关爱激励机制,大力弘扬五老精神,树立宣传五老典型,增强五老政治上的荣誉感、组织上的归属感、生活上的幸福感,不负重托,甘于奉献,奋力谱写佳木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