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市级关工委动态

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在厦门市成功举办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1年12月14日  来源: 厦门日报
摘要:12月10日,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在厦门市成功举办,受到了中央和省、市媒体的广泛关注并给予高度评价。据厦门日报报道,这次论坛,来自海峡两岸的70多位专家学者、教

微信图片_20211216094047.png

12月10日,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在厦门市成功举办,受到了中央和省、市媒体的广泛关注并给予高度评价。

据厦门日报报道,这次论坛,来自海峡两岸的70多位专家学者、教育文化组织代表和部分省市关工委代表,以“弘扬民族童谣文化,增进两岸心灵契合”为主题展开交流研讨。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张志军,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雅芝,福建省关工委主任刘群英,厦门市副市长廖华生参加论坛。顾秀莲在讲话中指出,13年来,海峡两岸携手关爱下一代交流工作,邀请台湾地区与大陆多家教育文化机构开展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果。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好这些宝贵成果,通过民族童谣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创新,进一步培养两岸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语言与价值观的认同。她强调,要积极发挥基层关工委、行业关工委、民营企业关工委的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扩大深化与台湾机构的交流合作,同台湾青少年分享大陆的发展机遇,鼓励两岸青少年携手并肩,学习奋斗,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让两岸下一代在交流中越走越近,越走越好。
微信截图_20211216094244.png

新华社以《两岸民众用闽南语童谣在海峡论坛上叙亲情》为题作了报道。报道指出,“天黑黑要落雨,阿公仔举锄头要掘芋,掘仔掘、掘仔掘。”10日,当来自台湾省的小朋友在台上唱起这段《天黑黑》的闽南语童谣时,台下的观众也开始小声哼唱起来……在当天举行的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上,闽南语童谣勾起了两岸民众的共同回忆。

新华社的报道还提到,台湾青年王嘉麟说,“我出生在台湾省高雄市,这些闽南语童谣都是我儿时的记忆。”厦门是自己离开台湾后第一个“出差地”,每当听到身边响起那些耳熟能详的闽南语童谣时,自己的思绪都会被带回到过去。今年是她在厦门“扎根”的第四个年头,这里早已成为她的第二故乡,她也将台湾的社区建设经验用在大陆的乡村振兴事业上。

微信图片_20211216094052.png

论坛期间,位于观音山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广场,获得了“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授牌。厦门电视台在“厦视新闻”节目作了报道。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雅芝,福建省关工委主任刘群英等出席授牌仪式。报道还指出,厦门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发源地,拥有深厚革命传统。1958年“八二三炮战”期间,在党的领导下,何厝小学组织了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队员们一边坚持学习,一边支援前线,谱写了动人的英雄诗篇。其中13名队员被誉为“英雄小八路”,他们的事迹被拍成同名电影。电影主题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近年来,厦门深入挖掘英雄小八路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建好红色基地。2008年9月,为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诞生30周年,我市在队歌发源地观音山启动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广场”项目建设。如今,这个红色教育基地已成为厦门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课堂,共接待国内外100多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其中青少年占比超过60%。

参与本次论坛及其相关活动新闻报道的,还有“学习强国”、“厦门网”和“思明快报”等网络媒体。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