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由嘉兴市关工委、教育局、团市委共同举办的“永远跟党走·红船精神薪火相传”青少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南湖之滨启动。活动旨在引领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守好红色根脉,弘扬红船精神,以实际行动争做红色基因薪火传承的新一代、砥砺奋进现代化新征程的生力军、竭诚奉献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队。
启动仪式由市关工委副主任薛月芳主持,市教育局副局长沈夏林、团市委副书记徐天硕,离休干部杨巧云、吕梦旦、丁慧源,嘉兴老年大学关工委主任王剑章,市新四军研究会宣讲团副团长张红宇,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永不褪色的记忆”实践团队、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心之所向,红船领航” 社会实践团队、嘉兴南湖学院“留声浙嘉”口述史实践团和嘉兴建筑工业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指导老师、学生共4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开始前,大家一起参观了“红船银晖·嘉兴市老党员驿站”,通过驿站展陈,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共产党嘉兴历史,一睹老干部、老党员们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的银晖风采。
与会人员还观看了由市关工委拍摄的宣传视频《启航》,云上体验了“红色百年行”红色文化基地——嘉兴南湖中共一大纪念馆。视频以当年中共一大代表行踪为脉络,串联现场体验线路,老少携手,边走边讲,共同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船精神。
在“那年,我们的青春在燃烧”访谈环节上,老战士、老党员与青年学生一起,共同回顾战争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追寻红船精神的渊源。从曾经的苦难、亲历的战争,再到如今幸福安定的生活,五位老战士、老党员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深刻感受给同学们阐述了何为革命精神、何为红船精神、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救中国。老同志们还寄语青年学生,希望他们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今天,跨越百年。青年学生们以今朝之风发意气,对望当年激情燃烧的青年,纷纷发表感言,热血一脉相承,薪火接继不绝。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陈汝懿:作为红船旁的大学生,我们一定要做到不忘历史,牢记使命,肩负时代担当,谨记先辈寄语,坚决拥护共产党,始终与党保持一致,争做堪当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终身!
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隋心:党史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走出去,去体验、去感受。因此,我们来到了嘉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从这里启航,这里对党有重要的意义。此次活动使我们近距离地感悟红船精神,对曾经只是浮于纸面的文字有了更生动、更深刻的理解。相信在今后,我们会谨记革命前辈的谆谆教诲,在党的光辉的指引下,怀揣理想和抱负,坚定地向前走,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嘉兴南湖学院张晓嫚: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听到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嘉兴故事,发掘了一段段嘉兴市民敢于首创、不懈奋斗、乐于奉献的时代剪影。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位老人对于我们的期望,更是一位位老党员对于党的赤诚之心和对于党的光明未来的美好祝福。
嘉兴建筑工业学校陈智怡:现在的我们,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忘本、不变质,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使红船精神代代相传。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国家越来越繁荣昌盛,我们为之骄傲,并引以为豪。
徐天硕希望广大青年学生心怀“国之大者”、牢记“行胜于言”、不忘“安全第一”,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实践历练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薛月芳、沈夏林谆谆叮嘱青年学生要充分认识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提升自我,在实践中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在与老干部、老战士等五老的互动交流中挖掘“红色根脉”资源,赓续红船精神,在深入基层的志愿服务中宣讲新思想,以实际行动彰显青年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