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市级关工委动态

巴彦淖尔市关工委:“党建带关建” 携手谱新篇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1年03月19日  来源: 巴彦淖尔市关工委
摘要:组织建设是基层关心下一代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关工委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精神,积极探索“党建带关建”新

组织建设是基层关心下一代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关工委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精神,积极探索“党建带关建”新途径、新方法,谋划新思路、新举措,坚持做到党建带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阵地建设、保障建设,有力推动了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

图片7.png

全国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挂牌

图片8.png

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晓连、自治区关工委主任王维山到我市调研

顶层设计  组织工作全面加强

巴彦淖尔市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党的十九大之后,市委调整了市关工委领导班子,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市关工委名誉主任、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市长任市关工委主任,进一步强化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2020年初,市关工委《关于推进全市“党建带关建”工作的调研报告》得到市委高度重视,6月17日经市委批准,由市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市关工委形成的《巴彦淖尔市加强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建设的意见》,下发后引起各地党委、政府及组织部门的高度重视,对《意见》提出的“党建带关建”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工作要求以及“四纳入、四统一、四到位”等组织保障措施,都作出了具体落实要求。截至12月上旬,《意见》要求“县级关工委建立党组织、配齐配强领导班子、落实机构挂靠和办公室人员编制,使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等12项重点任务基本得到落实,使全市关工系统组织和工作得到全面加强,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武韬到我市调研

图片10.png

“党建带关建”  注入源头活水

2018年以来,在落实推进“党建带关建”工作中,围绕如何融入地方经济社会、构建关心下一代工作长效机制等问题,经过反复调研和归纳总结,巴彦淖尔市关工委形成了全市“党建带关建12345”系统工作思路,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注入了源头活水。

通过落实“四纳入”保障机制,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地方党建目标管理考核范畴,把“立德树人”作为党建工作考核的第一指标给予较大权重,使关心下一代工作与各地各部门党建工作紧密挂起钩来,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把构建基层组织网络和关爱服务网络“两个全覆盖”作为党建管理对关工委组织工作的考核指标;把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作为党建管理对关工委工作服务体系的考核指标;把构建“党政推动、党建带动、关工委主动、各方联动”和“上下联袂、区域联建、部门联席、阵地联创”的“四动四联”大关工机制,作为党建管理对关工委工作长效机制的考核指标,使关心下一代工作不再是关工委和五老人员单打独斗的“独角戏”,而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广场舞”;把构建“政治上带,创领导班子建设好、组织上带,创五老作用发挥好、体系上带,创制度健全执行好、工作上带,创活动经常效果好、能力上带,创积极探索创新好”的“五带五创”工作格局,作为党建管理对关工委“党建带关建”工作的创新考核指标。“12345”工作思路”牵一发动全身,为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注入了源头活水,探索出一条“党建带关建”怎么带、怎么建的新路子。

图片10.png

“四动四联”  激发自身活力

近年来,在市关工委“党建带关建”的强力引领下,各地实施“12345”工作模式,将工、青、妇、教、校、政法、司法等有关职能部门连为一体,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四动四联”的大关工效应。2020年,全市关工委组织总数达到1985个;学校大中小幼覆盖率达100%;农村苏木镇、村嘎查覆盖率达90%以上;城镇街道社区覆盖率达9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覆盖率达60%左右;全市“两个全覆盖率”达到95%以上。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通过线上线下“搭台唱戏、同台唱戏、借台唱戏”等多部门、多载体、多形式连动,“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三位一体”家校共育、中华魂读书活动、“科技托起强国梦”等主题教育活动取得新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全年共举办各类活动350多场次,参与青少年及五老人员近40万人次。乌拉特后旗的“周末妈妈”、杭锦后旗的“十送关爱进校园”、磴口县的“暖心依恋”、五原县的“四点半课堂”、乌拉特中旗的“儿童之家”等老品牌推陈出新;临河区白脑包镇的“四进四建创四化”、临河区江林社区的“233融合党建”;乌拉特前旗东风一社区的“1555工作模式”、乌拉特前旗大成公司的“531工作机制”;磴口县实验小学的“党员1+3活动”等新典型脱颖而出,引起地方党委、政府、学校、家长的高度关注,在青少年中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

“主动融入” 彰显责任担当

为响应党的十九大号召,落实中国关工委“十百千万”五老关爱工程任务,市关工委主动融入全市“精准扶贫”工作,持续推进《巴彦淖尔市“一十百千”五老关爱实施方案》,创造性开展“富户帮穷户、穷户学富户、五老带两户”三结合帮扶链活动,三年来结成帮扶链1193链,使1000多户贫困青年家庭生活得到改善。培养了“双带”人才149名,其中三名致富青年被中国关工委评为2019年度农村“双带”致富青年先进个人;发动五老积极号召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三年来累计筹资1500多万元,资助困境青少年达6500多人次,助力脱贫攻坚彰显了关工委的重要作用,得到各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

图片11.png

积极探索 保持不竭动力

任何工作都是在总结创新中发展进步的。2020年12月8日至9日“学习贯彻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30周年会议精神暨全市党建带关建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上,巴彦淖尔市关工委把2020年的组织建设成果概括为“一建五完善”,即建立党组织、完善工作班子、完善五老队伍、完善组织网络、完善制度体系、完善阵地载体等基础硬件。同时提出2021年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重点,将转向以“去四化强三性”为抓手,以“两个提升”即提升关爱服务体系和关爱服务能力为目标,实现“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台阶。会议明确提出,实现“两个提升”的关键是要实现“三个转变”,即工作动力要由主要依靠行政推动向主要依靠“五老”主动转变;教育方式要由主要依靠长辈式的经验灌输向朋友式的心灵感召转变;关爱表达方式要由主要依靠物质关爱向物质关爱和精神关爱并重转变。要求全市关工人努力做到,在思想上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在文化上不断提升个人修养和知识储备;在方法上不断提升适应新形势、新科技、新传媒的能力。注重探索隔代交流的技巧和心灵沟通的锲合点,要善于融入青少年学习和生活之中,了解青少年的所思所想所需,做青少年的知心朋友,做适应新时代新任务的关心下一代工作者。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