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昌邑市各级关工委结合“红色物业”、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行动推进,纷纷抓住暑期“黄金时段”,组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关心下一代活动,让青少年这个暑假“忙”起来。
社区“红色物业”让青少年活动“红起来”
“书香满文苑,红色伴成长”青少年读书朗诵会。为传承红色基因,丰富小区孩子们的暑假生活,昌邑市兴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联合红色文化研究会、市义工联合会举办第一届“书香满文苑,红色伴成长”读书朗诵会,让孩子们在朗诵进程中得到革命传统和文化教育。孩子们还聆听了昌邑义工近年来开展的“听老革命讲那过去的事情”“为烈士寻家”“微爱计划”“金晖助老”“牵手关爱”“希望小屋”等活动介绍,让孩子们从小接受“红心向党、奉献社会”理念的熏陶。
“井盖涂鸦”红色创意活动。趁着暑假时光,新嘉物业党支部组织小区的孩子和业主们放下手机,拿起画笔,用自己的创意,将红军长征、雪山、渡河等革命故事情景画在井盖上,给小区的井盖穿上了“新衣裳”。此次“井盖涂鸦 红色创意活动”在丰富孩子们暑假生活的同时,也提升了居民对小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与凝聚力。
“井盖涂鸦”红色创意活动
开展红色“控烟行动”。潍水社区的嘉德物业党支部牵头联合融媒体中心儿童义工团组织了200名青少年义工走进社区,走入楼宇共同开启青少年“红色”控烟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孩子们用手中的红色故事书、纪念章等换取吸烟人士手中的香烟,用手中的架子夹起散落在地的烟头,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助力“无烟社区”。
志愿服务,让青春“动起来”
凝聚青春力量 共建魅力龙乡。龙池镇委组织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昌邑籍、龙池籍13名大学生组成的调研团到龙池镇开展红色文旅专题实践活动。调研团参观了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和龙池红色文化展览中心,重温革命艰辛历程,近距离地感受了英雄先辈们崇高的革命精神,增强了青年人才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参观结束后召开了青年人才座谈会,大学生代表们就红色文旅小镇建设和、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进行了交流发言,大家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经历,围绕旅游设施配套、特色餐饮开发、红色话剧编排、志愿者参与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参加活动的13位大学生纷纷表示,本次调研交流活动使他们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大学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体验了课堂里从未体验过的经历,度过了一个丰富多彩而又非常有意义的暑期生活。
“好青年·爱公益”——饮马镇同心服务团在行动。饮马镇委“好青年”同心服务团吸纳饮马籍大学生加入团队,开展了“青春筑梦新时代·我为家乡添风采”暑期志愿者服务活动。
在田庄村,理论普及宣讲团队的志愿者们根据暑期防溺水宣传的需求,以贴切化、通俗化且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耐心向孩子们宣讲了防溺水的相关知识,并进行了防溺水知识快问快答,帮助孩子们有效掌握防溺水知识,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在左营村,文化艺术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们与孩子们一起开展了一场古诗词诵读会,诵读与“月”相关的古诗词,感知中国文人墨客的月亮情结,通过《静夜思》《春江花月夜》等这些以月亮为意象的诗词反复诵读,体会诗词的情境,感受诗中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激发孩子们鉴赏经典诗词的兴趣,有效提高孩子们的文学素养。
辖区内孩子们受益匪浅,纷纷表示,大学生哥哥姐姐们的渊博知识深深地影响了、教育了自己,希望多举办这样的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们也表示,这样的实践锻炼非常有意义,今后一定会参加更多“接地气”的服务家乡、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争取实现互促共学的“双赢”效果。
“好青年·爱公益”——饮马镇同心服务团在行动
“我为家乡画明天”黑板报绘制活动。为让村庄气氛更活跃,让村民能够时刻关注村庄最新动态,宣传新知识,弘扬正能量。
暑假期间,围子街道孙斜村的孩子们们忙的是不亦乐乎,他们纷纷参与到了村里倡议的黑板报绘制活动。
办报前,报名通知在村微信群里一发出,就迅速收到了23名家长的积极响应,有的家长怕落下,直接打电话找支部书记“走后门”报名。为保证办报效果,孙斜村设立黑板报项目,党员孙晓风、孙兵兵主动认领,学校老师、家长们积极参与,多方搜集资料,组织孩子们学习孙斜村历史、了解村里的工作,让孩子们集体设计黑板报的框架内容。
办报时,孩子们群策群力、分工明确,你画画,我写字,他上色,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粉笔画,一笔笔孩子们稚嫩的字迹在黑板上铺开,仅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大功告成。“小主编”的名字也要留在黑板报上,这是他们辛苦创作的。现场围观的群众不时拍手叫好,下班回家的人们也驻足观看。
当年的黑板报又回来了。孙斜村的“黑板报一条街”,是加强群众宣传教育的一条街,是开展中小学生课余实践的一条街,也是培养孩子们爱村爱家良好品德的一条街,成为孙斜村一道“靓丽”乡村文明风景线。
五老助力,红色文化“传起来”
大手牵小手,红色基因代代传。为纪念“八一”建军节,致敬革命先辈,增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8月1日,龙池镇马渠村、派驻乡村振兴服务队组织开展“大手牵小手,红色基因代代传”庆祝“八一”建军节主题活动,马渠村干部代表、老党员、中小学生代表共计50人参加活动。大家一起参观了马渠村村史馆和名人故居,并听取了马渠村老党员、退伍军人的讲解,了解了马渠村的革命历史。
参观结束后,孩子们朗诵了《马渠“红嫂”陈志强》感人故事,老党员陈焕圣、魏永禄讲述了战争时期八路军和民兵舍生忘死抗击侵略和普通群众义无反顾支援抗战的感人故事学生代表们深受触动。
“指尖上的传承”开展青少年传统文化伴暑期活动。围子街道孙斜村党支部组织陶埠小学20余名学生开展“传统文化伴暑期”主题活动。活动邀请了昌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五老志愿者李增芬及部分教师志愿者,带领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乐享暑假生活。
李奶奶首先向大家讲解了剪纸技艺的基础知识,孩子们兴趣浓厚,深受吸引。随后,在李奶奶的示范引导下,孩子们通过“折”与“剪”的巧妙结合,循序渐进,分别独立完成了“五角星”“欣欣向荣”等剪纸作品,大家纷纷相互晾晒自己的“成绩单”。
剪纸结束后,每个孩子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纪念礼物,即由李增芬老人历时三年多创作的94幅剪纸插图版《弟子规》。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学唱《弟子规》内容,在中国传统启蒙教材中领悟“孝悌仁爱”,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