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师双河市关工委副主任韩洪海为学生讲军大衣的故事(资料图片)。 兵团关工委 提供

三师四十四团关工委领导班子成员教青少年练习书法(资料图片)。 兵团关工委 提供
“我感觉特别震撼,更加了解了老一辈军垦人的艰辛和不易。”10月15日,新疆生产兵团关工委传承兵团精神“五老”工作室在昆玉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文艺作品展览,吸引了该校的不少师生前来参观。“除昆玉职业技术学院外,此次文艺作品展览还在新疆工业学院、十四师二二四团、洛浦县等地同步举办。”该工作室成员耿新豫告诉记者,今年该工作室已经举办了4期文艺作品展览,他们通过主题宣讲,举办油画、剪纸、烙画、摄影作品展等方式,让青年学子在聆听、欣赏、体验中感悟兵团精神。
多年来,兵团关工委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推动重点工作、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兵团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
教育活动丰富多彩
“耿老师,这是我最近创作的一幅作品,您看怎么样?”文怀玲是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院美术系的一名学生,自从今年5月看了兵团关工委传承兵团精神“五老”工作室举办的文艺作品展览后,她深受震撼,“以兵团历史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其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这也让我对这类题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文怀玲主动加了耿新豫的微信,方便沟通请教。
“我们举办文艺作品展览的目的,就是让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从历史走向现实,从老军垦走近年轻一代,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兵团历史、热爱兵团。”耿新豫说。
近年来,兵团关工委自觉肩负起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持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兵团事业新人”主题教育活动,传承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充分发挥兵团红色资源优势,组织青少年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让青少年聆听老军垦讲述的党史故事、兵团故事;广泛开展“寻访红色足迹、传承兵团精神”青少年研学实践活动,重走红色之路;自下而上举办“红色小小讲解员”比赛,培育一批红色基因传承者。
从2020年至今,兵团各级关工委以“可听、可视、可感”的方式,使红色教育从“平面”走向“立体”,累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9700余场次,引导青少年争做爱国爱疆爱兵团、担当奉献的新时代戍边人。
帮扶举措落实落细
每周三是三师托云牧场红军小学八年级学生努尔扎提·马合木提最期待的一天,因为这天有他感兴趣的计算机社团课。“我一直很喜欢编程、人工智能方面的内容。2023年,学校建立了‘少年硅谷’创客教室,我终于有了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努尔扎提·马合木提说。
托云牧场红军小学的“少年硅谷”创客教室教具、设备都是“少年硅谷”公益项目捐赠的,该项目由中国关工委指导、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联合各省关工委发起。2023年,三师四十一团红军小学、托云牧场红军小学、四师七十九团王震红军小学、十四师民族团结红军小学接受了捐赠。
“‘少年硅谷’创客教室配备了3D打印机、3D建模设计软件、创意木工坊以及人工智能编程设备。”托云牧场红军小学校长李仁说,“通过设备实操,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热情,营造了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同时,‘创客教育’的设立丰富了学校的课程,提升了学校数字赋能智慧教育的能力。”
据了解,兵团关工委持续实施“五老”关爱下一代工程,聚焦青少年身心健康,积极争取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支持,推动“健康童乐园”和“少年硅谷”公益项目在兵团各师市落地实施,惠及4所红军小学和11所幼儿园;聚焦家校社协同育人,举办“五老”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专题培训班,培育打造基层“五老”骨干队伍,有力提升了基层“五老”骨干科学化、专业化工作水平;聚焦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等,开展“助学筑梦”关爱帮扶活动,各级关工委累计为82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送去关心关爱;聚焦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组织“五老”累计开展法治讲座、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活动9400余场次,有效增强了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基础工作提质增效
八师石河子市老街街道5-3社区的“六点半学校”是该社区周边青少年的“课外基地”,每逢节假日或周末的晚上,他们都会来到这里,学习感兴趣的知识、参加各类趣味活动。
5-3社区的“六点半学校”由石河子市老街街道关工委副主任、5-3社区第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郭恩德负责,邀请辖区内退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担任辅导员,充分发挥退休老干部的特长,开设各类兴趣班,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5-3社区“六点半学校”的开办,仅是兵团关工委“党建带关建”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兵团关工委积极整合资源,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与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融合发展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兵团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张英说:“‘党建带关建’就是以党的建设带动基层关工委工作全面开展,通过组织建设融合、发挥作用融合、阵地建设融合、队伍建设融合等,进一步增强各级关工委的凝聚力、创造力。”
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和兵团印发的《实施意见》精神,要坚持党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自觉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关工委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各师市、院(校)把关工委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以党的建设带动基层关工委工作全面开展。目前,兵团各级创建“老党员银发工作室”288个,其中活动内容涉及关心下一代的占61%,有效丰富了新时代“五老”和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平台载体。同时,各级关工委领导班子成员与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的组织数量占61.3%,关工委领导班子中的离退休干部党员占75.6%,“五老”队伍中离退休干部占68.2%,离退休干部党员已成为开展新时期关工委工作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兵团关工委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创新工作机制和活动方式,在传承红色基因、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法治宣传教育、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参与基层治理等方面持续用力,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推进品牌建设,以扎实举措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贡献“五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