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省级关工委动态

全国关工委工作会议交流发言|天津市关工委 李文喜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4年01月18日  来源: 中国关工委办公室
摘要:天津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李文喜精准关爱架心桥 有效协同育新苗用心用情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天津市关工委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爱青少年成长成

天津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

李文喜

精准关爱架心桥 有效协同育新苗

用心用情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640.png

天津市关工委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爱青少年成长成才指示为指引,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以及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国关工委的指导下,深入实施“五老”关爱下一代工程,依托社区、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和相关部门,构建协同联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格局。

一、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组织体系。市关工委党委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市关工委主任邢元敏同志亲自协调指挥,设立了市关工委青少年关爱部,由1名常务副主任主抓青少年关爱工作。建立了全市关工委主任会议、办公室主任会议、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等,共同研判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制度,充分利用卫健、教育、军休等系统的专业人才资源,指导16个市辖区级关工委建立“五老”心理咨询师队伍。同时,教育系统关工委还组建了由39名正高级专家组成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并为16个区分别配备了3名“点对点”心理督导师和家庭指导师,强化专业指导。

二是完善联动体系。2016年,市关工委开通了天津市青少年服务热线(天津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之一),并作为天津市便民服务中心的共建实训基地。组建由老劳模、老教师等具备专业资质的“五老”心理咨询师队伍作为服务热线的主要服务力量。目前,已接受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来电咨询680余次、线下来访400余人次。按照市委《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精神,会同组织、宣传、教育、公安、卫健等相关部门共同搭建了社区、关工委、社会力量、职能部门四级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联动机制。

三是完善服务体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市56所高校、16个市辖区中小学全部与精神卫生机构签约共建,卫健、教育系统关工委积极协调本系统具备专业技能“五老”投身到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会同市教委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省级学生心理中心和学校家庭教育中心,16个区全部设立区级心理中心,全市1400余所中小学100%成立校级心理中心。依托全市1774个社区“五爱”教育阵地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社区负责人第一时间掌握社区内青少年心理健康动向和需求,区级关工委组织协调“五老”咨询师和社会爱心联盟公益力量及时响应,市关工委协调精神卫生机构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保障。在特殊时期主动出击、服务前延,开辟线上“五爱”家园,开展“云辅导”“云锻炼”“云社交”,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泛开展青少年心理辅导。

二、提升“五老”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专业能力

一是加强专业化培训。“五老”学校每年举办“五老”心理咨询技能常态培训、专业骨干培训、社区“五爱”教育阵地辅导员培训等,提升“五老”服务青少年心理健康技能水平。区级关工委也定期举办专题培训。二是推进科学化研究。按照中国关工委工作部署,开展专题调研,完成《青少年心理咨询实践与创新》《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实践》等调研报告。编印《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选编》。会同市教委、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市教育协会设立青少年心理专项课题,每年发布《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报告》。三是开展系统化宣传。除电视台、电台、天津日报、中老年时报、津云等我市主流新闻媒体,我们还利用市关工委手机报、“老人与孩”视频台定期发布青少年心理宣传信息和科普短视频。在天津广播电台《我们爱科学》栏目播出心理咨询案例61期,向社会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针对青少年沉迷网络现象,与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共同举办历时三个多月的“青少年玩手机大家谈”专题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聚焦。

三、打造心理健康育人品牌,助力青少年“五育”并举

一是打造冬夏季少年儿童体育节活动品牌。开展体育活动,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根本途径。联合有关部门共同举办冬夏季少年儿童体育节,搭建孩子们参与体育锻炼、享受体育快乐的平台,锻炼青少年体魄。目前已经吸引了20余万少年儿童参加。二是打造“少年警校”训练品牌。会同公安部门全力打造市区两级17所少年警校,举办6期暑期警训营活动,开展刑侦探案、铁骑护卫、水警体验、警航互动等不同主题的短训班,磨练青少年意志。三是打造心理热线服务品牌。与天津师范大学24小时阳光心理热线联合设立了“青少年心理咨询室”,为青少年提供7×24全天候免费咨询服务,化解青少年心理危机。四是打造家校社协同品牌。联合社会力量和专家学者成立隔代家庭教育研究会、科学育儿指导中心、关心下一代爱心联盟等,在街道、社区实行菜单式选课授课,解决家长在青少年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扰,帮助青少年摆脱心理困境。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