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追星观” 培育时代新人
哈尔滨市关工委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争做“十小明星”(守法小公民、尊老小孝星、善思小智童、劳动小能手、科技小闯将、助人小雷锋、节俭小模范、绿色小园丁、环保小卫士、特长小达人)活动,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010年,道里区关工委为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追星观”,率先设计开展了争做“十小明星”活动,为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搭建平台。2015年,哈尔滨市关工委在全市推广争做“十小明星”活动,并将此纳入每年关工委工作要点。哈尔滨市各级关工组织积极与教育部门和群团组织协作,全面扩大活动开展范围,提高影响力,营造共同关爱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据统计,哈尔滨市共有728所学校开展了争做“小明星”活动,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学生达52万人,累计评选出14600余名各类“小明星”。
哈尔滨市关工委依托品牌活动平台,有力促进了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创新开展。
加强组织建设 为关工事业添活力
齐齐哈尔市关工委按照“领导班子建设好、‘五老’作用发挥好、制度健全执行好、活动经常效果好”的标准,在“五老”和青少年集中活动场所加强组织和工作覆盖。
该市以党建带关工为统领,带动社会各界形成全方位关怀青少年整体的合力。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市(县)区党建目标管理,县、区、街道、企业党委分管领导任关工组织主要领导,成立市关心下一代协会等爱心团体,效果显著。
加强“五老”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五老”在教育引导和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优势作用。发展吸收刚退出领导岗位年富力强的老同志,选拔新近从县、区和市教育局领导班子退下来的年轻“五老”,充实到队伍中来。改善市(县)区驻会老同志工作待遇,在全市评选出第一批34名最美“五老”,并大力宣传“五老”先进事迹。
推进企业关工委建设,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先后在飞鹤集团、运建集团、中储粮公司集团等企业中建立关工组织,至今全市100多家企业成立了关工组织。
拉长红色基因教育链条,积极引导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红色教育“五老”宣讲团,进校园、进社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英雄人物事迹。
追寻铁人足迹 厚植家国情怀
2023年10月8日,是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大庆市关工委日前发出通知,号召全市关工系统“五老”和青少年同讲创业故事。通过参观展馆体验,追寻铁人的足迹,厚植爱党爱国爱大庆的家国情怀;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切身感受铁人精神的特殊魅力;通过举办书画展和音乐活动,让铁人精神在青少年的心中产生共鸣,点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激情。
全市各县区组织630名“五老”组成了23个宣传队。这630名“五老”是宣传队,是播种机,更是点亮人生火炬的助燃剂。他们进社区进学校,把自己的光和热全部释放出来。年近八十的大同区关工委副主任梁治中,是“大庆松基三井”开钻的目击者,他利用大量时间整理出讲稿,到社区和学校对铁人事迹和铁人精神进行宣传讲解。《铁人传》的作者孙宝范是铁人王进喜的战友,2023年5月19日,他应邀为大庆高新区学校小朋友题词:“要像铁人爷爷那样识字搬山,像他那样学习、生活和干事。”
教育系统关工委以铁人精神铸魂育人,他们将铁人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系统,创编了涵盖幼、小、初、高4个阶段的教育用书12册、课程标准4类、动漫23个,通过编辑视频光盘、录制音频故事、绘制连环画等,发挥大庆红色教育资源,建设了关心下一代教育铁人教学基地,积极参与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视频录制活动,形成向全省全国推介展示铁人精神的品牌特色。
让网校平台为家长赋能
为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佳木斯市郊区关工委、区妇联、区教育局于2019年11月创办了郊区家长网校。上线4年来,探索出“互联网+家庭教育”的模式,将立德树人、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网络家庭教育。目前,全区已有4万余人加入到网校平台。
家长网校在内容上灵活多样,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与德育结合。请专家讲党的方针政策、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请“老抗联”讲红色故事,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首位,让家长做表率,教育孩子听党话,跟党走。二是与普法、安全教育结合。请公检法司同志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教育家长提高法律意识,帮助孩子知法、懂法;寒暑假期间安排安全课,提醒家长教育学生安全用电,遵守交通规则、不去江边河流玩耍。三是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针对一些家长常常遇到孩子青春期叛逆的棘手问题,网校开展相应课程,帮助家长了解孩子青春期心理和情绪变化,以合适方式加以引导和释放。
今年,区教育局投入20万元为网校更新教学设备,改过去的口播转发为现在的录播视频转发微信群,效果更好。
发挥新媒体优势 助力关心下一代工作
鸡西市关工委重视发挥新媒体优势,用新理念、新形式进一步放大关工宣传效果。
每年年初,领导小组都会召开一次会议,确定年度宣传主题,明确在新媒体上宣传的重点内容和方式,然后下发工作要点,分步组织实施。
通过培训,建立起一支勤奋、务实、高效的通讯员队伍,并邀请党委政府信息部门同志、新闻媒体记者担任关工委特邀通讯员。还将网络宣传工作纳入基层关工委年终检查验收和评选“五好关工委”的重要内容。
该市利用新媒体特点,把一些主题宣传活动搬到网上推动工作。连续几年把主题读书活动中举办的演讲录制成视频进行播放,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今年6月,围绕家风家教主题,邀请八位家风家教专家和典型录制视频讲座,在“鸡西关工”公众号和“掌阅鸡西”播出,总点击收看数超过12600人次。
目前,鸡西市关工战线建立关工委网站(网页)6个,建立微信群802个,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53名,共有网络宣传报道员300多名,多个县区实现了县区与乡镇、基层关工小组与“五老”、“五老”与关工对象三个“互联互通”。
用好习惯点亮孩子未来
双鸭山市尖山区第二幼儿园遵循“启蒙明天播种未来,为人生涂最佳底色”的办园理念,为每个儿童自在成长、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开展“十小明星”评比活动及“十个好习惯养成”活动,让孩子们在争做“十小明星”活动中养成“十个好习惯”,并按不同时间节点具体落实。如3月份的主题活动是“高高兴兴上幼儿园”;4月份的主题是“文明进餐好宝贝、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5月份的主题活动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理能力我最棒”;六月份的主题活动是“我爱幼儿园”等。
幼儿园将每一面墙壁都赋予了文化育人的功能。一楼是生态环境区,以绿色为主,展示生态、环保内容,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保护环境;二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环境区,突出“中华文明”和“祖国花朵”版雕,让孩子们在“国粹熏陶区”和“古风展示区”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三楼是科技、未来、时尚的环境区,让孩子们怀揣美丽的科学梦想,从小立志长大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设置课程也本着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在乐中做,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如自编的《花开的声音》和《文明礼仪教育读本》等教材,以歌谣、故事等形式让孩子们学习,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孩子们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开展亲子活动,进行“亲子阅读”,开展“我是妈妈小帮手”活动,带领幼儿走出去参观小学国防教育基地,体验升国旗、开主题队会等活动,在园所开辟蔬果种植园等等,各种实践活动从不同角度对儿童进行品德启蒙,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受益终生的好习惯。
将北大荒精神根植青少年心中
北大荒农垦集团关工委将北大荒精神精心打造为特色关工品牌,将红色基因根植于青少年心中开花结果。
牡丹江分公司依托“北大荒精神发祥地”“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北大荒文化之都”“军垦第一场” “荒火燎原”红色教育基地等红色传统资源优势,通过组织青少年瞻仰王震将军点燃第一把荒火雕塑,讲述垦荒故事等活动,开展北大荒精神教育。各农场则发挥场史馆、各类教育基地等红色文化载体作用,组织青少年重温农场建场以来各时期的开发故事,接受党史、军垦史、场史教育,共同追忆几代拓荒人战天斗地的革命豪情,使北大荒精神教育常态化。
云山农场组织肖作金等6名1958年的转业老兵,在当年王震将军亲自指挥修建的云山水库与青年们分享北大荒的艰苦创业史和修建云山水库的奋斗经历。
兴凯湖农场聘请省道德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孔德春,为学生们讲述他24年如一日照顾一位非亲非故、患有精神疾病、孤苦无依的支边老人何巨山的故事,同学们被孔德春的多年坚守和无私大爱深深感动。
宝泉岭分公司利用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农场场史馆等教育场所丰富的北大荒精神资源,通过参观文物、照片、倾听老垦荒队员讲解北大荒开发建设史等形式,在青少年中开展学习弘扬北大荒精神活动,使北大荒精神教育更有说服力、更接地气。
军川农场等基层关工委组织青少年及家长开展了“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垦荒精神”徒步接力等活动,从场史陈列馆到园区稻田画,再到王震将军试验田,追寻红色记忆,传承垦荒精神。军川农场先后有11790人次参与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在红色记忆中传承垦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