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省级关工委动态

农村会交流发言| 江苏省、浙江省关工委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3年10月08日  来源: 中国关工委办公室
摘要:江苏省关工委副主任费伟康:做实“三扶两创” 助力乡村振兴在青年农民中开展“三扶两创”工作,即扶志、扶技、扶创业,培育青年农民创业之星、创建青年农民创业示范基地,是新时代

江苏省关工委副主任费伟康:做实“三扶两创”  助力乡村振兴

640-23.jpg

在青年农民中开展“三扶两创”工作,即扶志、扶技、扶创业,培育青年农民创业之星、创建青年农民创业示范基地,是新时代江苏省关工委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多年来,这项工作融入“三农”大局,取得扎实成效,成为关工委工作扎根农村基层、做到田间地头的有力抓手。

一、紧紧依靠党政重视及农业农村部门支持,形成合力,持续推进。江苏省是全国最早开展农村关工委工作的省份之一。1996年,中国关工委在南京召开会议,推广江苏省“讲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活动做法。多年来我们将这方面工作一直抓在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农村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的决策要求,我们总结基层经验,以“三扶两创”为抓手深化“讲育学奔”活动,进一步找准关工委工作参与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省委常委会每年听取省关工委汇报,省委办公厅每年批转省关工委工作要点,都对“三扶两创”工作提出要求。各地党委政府将“发挥‘五老’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不断加强工作指导,加大支持力度。省农业农村厅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2011年省农业系统关工委成立后,历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兼任名誉主任,一名副厅长兼任主任,一名同级老同志任副主任,从省到市县农业农村部门普遍依托科教处(科)成立农业系统关工委,制定工作规则,强化经费保障。近年来,我省积极宣传推广扬州等地在乡镇农业农村局探索组建关工委的做法,推动基层农业关工委组织建设,引导和动员更多老农业科技人员等老同志、老干部参与扶持青年农民创业活动。全省各级关工委与农业农村部门、农业系统关工委定期会商、携手开会,加强工作谋划推进,形成持续深入开展“三扶两创”工作合力。

二、紧跟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创新思路,精准发力。新时代10年,我们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在深入调研中找准定位,务求“三扶两创”工作在促进农业“强链补链延链”、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上取得实效。2014年在南京高淳、溧水召开会议,把帮扶创办新型经营组织明确为扶创重点;2016年在徐州召开会议,助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2018年以来,全省关工委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先后召开建湖会议、高邮会议、句容会议,将“三扶两创”工作更加紧密融入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实施乡村振兴的全局战略。一是紧扣立德树人,坚持“扶志”为先,在帮扶指导中贯穿爱党爱国、共同富裕志向教育,引导青年农民扎根农村创业。二是将“扶技、扶创业”重心放在帮扶创业初期的青年农民,开展“菜单式”培训和精准化帮扶,倾力帮助协调解决土地、用工、资金、销售等难题,做到扶上马、送一程。三是引导创业有成的青年农民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帮助更多青年农民创业和周边农民致富,成为共同富裕带头人。经过多年努力,各地形成不少“三扶两创”工作载体,如徐州的“农业科技镇村行”、南京的农村政科校网络直播、泰州姜堰的“成长1+1、圆梦助创业”等,不断赋予新内涵,贴近创业需求,深受农民欢迎。

三、弘扬“亚夫精神”,培育青年创业典型,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我们坚持典型引路,突出抓好“一老一青”两个方面典型,产生“一花引得百花开”的效果。省农科院镇江农科所原所长赵亚夫同志60多年如一日扎根茅山老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惠及16万农户,助农增收200多亿元,被授予时代楷模、全国敬业模范和脱贫攻坚楷模等荣誉称号,多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我们将弘扬“亚夫精神”与做好“三扶两创”工作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激励更多老农业科技工作者参与其中。目前,全省1.1万多名老农业科技工作者活跃在田间地头,各地普遍形成市、县、镇、村四级关工委农业科技服务网络,涌现一批赵亚夫式的“三扶两创”工作“最美五老”。盐都的“不老松”农技服务团自2009年成立至今一直在发挥作用。建湖县老专家张玉明坚守20年结对帮扶20多个创业青年。为发挥创业典型技术辐射、示范带动作用,我们定期组织评选青年农民创业之星和创业示范基地。截至去年底,全省关工委累计参与培育创业之星1500多人,协同创建创业示范基地2300多个,引领不少有志青年加入农村创业行列,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去年,省关工委和省农业系统关工委联合向各地征集“三扶两创”工作典型100例并汇编印发,以典型案例为牵引,推动“三扶两创”工作持续创新发展。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要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走在前、做示范是对包括关工委工作在内我省各项工作的实践指引。踏上新征程,全省“三扶两创”工作将进一步往深里做、往实里做,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力量。

浙江省关工委主任徐宏俊:坚持以“千万工程”为引领 助力培育新时代“乡村振兴”接班人

640-24.jpg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部署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向“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向“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迭代升级,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中国方案。20年来,浙江省关工委始终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决策部署,主动将农村关工委工作融入“千万工程”大场景,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乡村振兴”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努力。

一、聚焦“红船领航”,打造乡村“大思政课”育人图景

组织广大“五老”围绕乡村振兴上好“三堂课”。一是立足有“时代味”的思政课,筑牢爱农根基。组织科技特派员、老支书、老劳模走进乡村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开设“八八战略‘五老’说”“千万工程在浙里”“垦荒精神代代传”“乡村振兴我来讲”等富有时代特点的思政课,结合自己投身“三农”建设的人生故事,阐述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的精彩蝶变,潜移默化地教育青少年见人、见事、见理。二是立足有“泥土味”的实践课,厚植兴农情怀。联合相关部门在融媒体平台开设微宣讲专栏,开展主题读书征文、暑期社会实践,指导建立“姜娃农场”“校园百草园”等校园农技实践基地,引导“潮闻”小记者、红领巾宣讲团、红色小讲解走进田间地头、文化礼堂,老少携手开展“沿着习爷爷的足迹”“小脚掌走‘两山’路”“海霞少年扬帆起航”等研学活动,真切感受“千万工程”带来的新面貌、新发展。三是立足有“关工味”的第二课堂,激发强农实效。“爱心奶奶工作室”“老李帮帮团”等1840多个“五老”工作室、1.4万多名“五老”发挥特长、整合资源,在党群服务中心、村文化礼堂、企业职工之家创办7500多所“假日学校”,开设课业辅导、红色经典、文体科普、垃圾分类等公益课程,带领900多万人次青少年参与迎亚运、乡村社会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等活动,践行“浙江有礼”新风尚。

二、聚焦“乡村振兴”,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动员6000多名老科教专家、500多个科教服务团回乡服务,推动科技资金进乡村、青年创业回农村。一是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省市县联动推进“农村‘双带’青年人才”培育行动,牵线选派老专家团队,开展“百名科技专家联百村”“青蓝驿站”“送科技下乡”等活动,联村结对466个农村合作社、青创基地,助力资源引流、技术帮扶、项目培育,扶持资助农创客、回乡大学生等带头致富并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二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组织非遗传承人、老文艺工作者挖掘“乡愁”资源,创办“少儿龙舟文化研究院”“硖石灯艺坊”“农民画传习所”等,引领青少年感受民俗文化魅力,传承乡村优秀文化基因。推动“‘五老’弘扬好家教好家风”活动进乡村,组织“五老”家教工作室、家风报告团在槐树下、“云”端上,讲述家风故事、传播治家格言,以良好的家风带动文明乡风、淳朴民风。三是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省关工委筹资百万元,开展“追光计划·开学第一课”、“相见美好”关心下一代美育进乡村活动,为万名农村青少年送去学习课程包、公益大师课,让素质教育滋润农村青少年成长。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以“青蓝工程”“共建高质量教育现代化共同体”等活动为载体,发挥老校长、老教师引领辐射作用,与青年教师结对“传帮带”,推动教学资源进乡村、教育理念进校园,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三、聚焦“浙里关爱”,织密农村青少年保护网络

发挥246个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基金)等公益平台作用,连续14年开展“十万‘五老’结对关爱农村未成年人”活动,被列入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件实事”。一是实施农村青少年公益项目。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省青少年英才奖励基金会重点面向26个山区县,策划“爱心圆梦”“浙京英才培育”“启梦校园梦想屋”“小伙伴益起成长”公益项目,并培育12个子项目,搭建城乡孩子之间的“山海协作”之桥,惠及8万多人次青少年,努力保障“在共同富裕路上,不让一个农村青少年掉队”。二是关注农村青少年重点需求。省关工委组织专家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专题调研,开发“浙里关心下一代”数字化平台,分类摸排困难青少年,建立动态管理数据库。引导“五老”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儿童之家、复兴少年宫等农村关爱阵地建设,开展心理辅导、网吧监督、安全巡护、自防自救工作,护航农村青少年阳光成长。三是参与农村青少年法治关爱。深入推进“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组织890多个“五老”关爱团开展公益普法、法律咨询、法治实践等活动,维护农村青少年合法权益。联合公检法司等部门,打造“阳光驿站”“梧桐树计划”“融冰工作室”“青春导航”等帮教平台,结对关爱村居特殊青少年,帮助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顾秀莲主任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党建带关建”,因地制宜、城乡联动,扎实推动农村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千万工程”浙江样板贡献关工力量。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