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省级关工委动态

中国关工委事业发展中心开展“家校社共育” 实践区建设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2年06月09日  来源: 中国关工委办公室、中国关工委事业发展中心
摘要:中国关工委事业发展中心携手北京三宽教育团队,自2015年起,深入开展“家校社共育”实践区建设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目前已在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建成30个实践区,覆盖到120多个

中国关工委事业发展中心携手北京三宽教育团队,自2015年起,深入开展“家校社共育”实践区建设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目前已在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建成30个实践区,覆盖到120多个县市区。开发的家长学校课程已服务到1.5万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和城乡社区,惠及全国3000多万家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推动形成家校社共育“滨州模式”。2015年起,历时三年通过启动“家长成长工程”“教师观念重塑工程”“助力学生成长工程”“公民素养提升工程”,开展家长读书会活动,创办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创办首届中国家长节、发布家校社共育《白皮书》等,使家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变化,对教育的满意度提升到98.6%,连续两年出现“零投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党委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抓,教师示范先行,家长全员参与”的“家校社共育”实践区建设的“滨州模式”。2018年开始“滨州模式”在全国推广,“家校社共育”实践区在探索发展中结合当地教育和社会发展实际呈现创新发展崭新态势,形成了以“家书教育”为特色的“范县模式”,以“彭城好爸妈”为特色的“徐州模式”,以“郧阳好公民”成长工程为标志的“郧阳模式”,以及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阿荣旗、扎兰屯模式”等。

积极推进“家校社共育”实践区家长学校专业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传播优势,推出幼儿园版、小学版、初中班、高中版、社区版五个版本的家长学校课程。支持各实践区实现家长学校城乡全覆盖,每个家长、教师可以利用独立账号,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参与课程学习,解决了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儿童家长无法参与家长学校课程学习的难题。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对家长学校专业化建设的部署要求,家长学校实现了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有专业的师资队伍,有严谨的教学计划,有系统的课程内容,有分学段的教材读本,有丰富的活动指导,有可行的成效评估,有数字化的学习管理平台“八有”的专业化发展。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