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全省各级关工委及广大“五老”广泛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发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实效,使劳动成为青少年全面发展最鲜亮的底色,努力培养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劳模精神代代传
“对点钞技巧的反复练习和不断创新,才让我成为了大家口中的‘超级点钞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范静波通过直播形式,以“守住初心不忘匠心”为题,为绍兴市458所中小学,40余万学生带来“匠心传承第一课”,以一名银行从业者的奋斗经历,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市关工委表示,“劳模工匠宣讲行动”不仅体现了市关工委“十大行动”中“劳模工匠精神宣讲”的宗旨,也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浸润到了每一位学生心中。
浦江县白马镇关工委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体验劳动美”主题教育活动,邀请县关工委顾问团“五老”宣勇生为白马中小的同学们上了一堂“劳动与家风”的宣讲课。活动全程采用线下宣讲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百余名学生在线观看。课后,宣勇生与同学们共同参与校园劳动实践活动,言传身教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平湖市关工委主任邱其良走访慰问“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戚家骐、省“劳动模范”戚建弘、市“劳动模范”崔红等三位“五老”代表,向他们致以节日祝福。每到一处,邱其良亲切询问老劳模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向他们长期以来对关心下一代事业的无私奉献和崇高情怀致以诚挚的敬意。三位老劳模一致表示会继续发扬“五老精神”,发挥自身特长,力所能及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智慧和力量。
“劳育”种子植心田
桐庐县关工委科技服务团开展“蚕宝宝进校园”活动,为石阜小学、城南小学的同学们送去350余份彩色蚕种。科技服务团的“五老”们手把手教授,引导同学们了解蚕宝宝的生长发育及饲养技术等知识。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科技知识和课余生活,培养了青少年在劳动中收获成长、在实践中感知劳动精神。
德清县士林中心小学的同学们来到“浙江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德清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开展“春耕节”劳动实践活动。基地安排了拖拉机耕地、插秧种田、种棉花等十多个农事项目。同学们在“五老”的指导下,体验春耕秋收劳作,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基地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各类劳动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台州市路桥区横街小学关工委带领同学们走进田间地头,学习玉米种植技术,体验农耕文化,在趣味劳动中感受播种带来的快乐。同学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不一会儿,一大块玉米地就播种好了。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播下了热爱劳动的种子,也让他们从辛勤劳动中体会到了收获成长的喜悦。
遂昌县金岸小学聘请“五老”朱金星担任学校“金麦岸香”农耕劳动校本课程的校外辅导员,指导同学们学习麦子生长规律和种植技术。同学们作为“小小观察员”,每天午饭过后都要在麦田旁停留一会儿。与小麦为伴,同学们的眼里更有光了。大家纷纷表示,自己是每一粒麦子的守护者,更是劳动精神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