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杭州起草宪法

发布时间:2019-11-05

  1954年12月24日毛泽东主席和宪法宪法起草小组成员乘专列离开北京,经过南京、上海,在28日零点抵达杭州。毛主席这一次来杭州,一直到1954年3月14日才离开杭州。这是建国后毛泽东首次来浙江杭州,也是住得最久的一次。

  毛主席为什么要来杭州那么久呢?

  他这次是来是要做一件大事——主持起草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在来杭的列车上,他曾对随行人员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随他一起来的有公安部部长罗瑞卿,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及宪法起草小组的成员。

  毛主席领导的宪法起草小组需要一个办公地点,就是现在在北山路84号大院的30号楼,宪法起草小组的几位成员就住在这里,这房子曾是国民党将领汤恩伯的别墅。起草宪法的人们是真正的环西湖而居,所以称“五四宪法”草案为“西湖稿”。

  毛主席在杭州起草宪法的二个半月时间里,他的办公桌上、柜子里,摆满了各种书籍、资料和文件,其中包括苏联、东欧一些国家宪法译本,还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宪法译本。这些都是当时主席阅读研究的内容,起草新宪法参考的资料。他说:“人家好的东西,可以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吸收,不好的甚至反动的东西,也可以引为鉴戒。”当时,他领导中央高层集体学习各国宪法相关知识,为宪法起草作了充足准备。

  主席工作起来精力非常集中。他在思考研究问题时,会到忘我的地步。在他办公室的窗口终日冒着缕缕青烟。一天下来,他办公桌上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这些烟蒂短到不能再短,因为主席抽烟的习惯是抽到快要烧着指头了,剩下的再用烟嘴继续抽,一直抽到烟熄了才抠到烟缸里去。毛主席喜欢喝杭州的龙井茶,然而主席工作结束离开后,茶杯却总是空的,原来是他喝完了茶水后,连茶叶也掏出来吃了。他说茶叶有营养,倒了可惜。主席的饮食也很简单,每餐一小碗饭、一只馒头、一盘辣椒、一盘青菜、一叠肉和一小碗汤,不准工作人员多做。这些生活细节,处处体现了主席奉行一生的勤俭和节约。

  毛主席及宪法起草小组全体成员于1月9日正式开始起草宪法,2月17日完成宪法初稿后,先后提交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小组和中央政治局讨论、修改、审议,又拿出了二读稿、三读稿和四读稿。然后将宪法初稿交由全国人民讨论4个月,全国1.5亿人民群众参与了宪法讨论,一共汇聚了118万条意见,最终在9月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这样规模的参与度,在世界立宪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带领新中国人民创下的伟大历史。五四宪法起草地也成为新中国制度建设的历史地标。

  毛主席在杭州主持起草五四宪法已经成为历史,但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脚步不会停歇,我们要继续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