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详情页
【最美“五老”】黄文章:真情躬行农科事业 科辅为民初心不改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4年04月03日

一年365天,有200多天都奔走在乡村、校园、企业之间,这是三峡农科院原副院长、万州区关工委科辅团团长黄文章的常态。他心系农科事业,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益,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为企业提供科技帮扶,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区关工委科辅团工作的初心与使命。

黄文章为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农业知识。

深入稻田 从三亩五分到三千亩

2023年,稻鱼基地负责人李达山荣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授予的“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我和李达山的故事就是从这三亩五分稻田开始的。一路走来,稻田生产面积扩展到三千亩,生产模式也更新为机械化生产,效益不断提高。”黄文章说。

据黄文章介绍,最初,李达山的集中育秧技术缺乏,病虫防治、肥水管理等水稻栽培管理方面差,导致水稻产量低。黄文章就从品种选择、育秧技术、病虫防治、水肥管理等方面对李达山进行现场实地跟踪指导,集中种植的农田产量从过去的亩产700—800斤左右,增加到现在的1100—1200斤。

黄文章深入稻田查看稻谷生长情况。

“除了返还承包农户的稻谷,剩余的稻谷还要租车拉到湖北利川售卖。”黄文章说。于是,他建议李达山购置旋耕机、插秧机等设备,并上报区关工委帮助协调有关部门,为李达山解决了机耕道路修建、农机仓储建设等问题。黄文章说:“将稻谷加工成大米,过去一斤稻谷1元左右,现在一斤大米2.5元。”水稻机械化种植和卖稻谷难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为了提高稻田的经济效益,黄文章又指导李达山选择优质、高产品种,并鼓励他在本村开挖500余亩的稻田进行养鱼。“稻鱼生态种养模式能让大米品质大幅提高,大米价格从每斤2.5元,提高到优质稻鱼米每斤6—10元,每亩还增收优质稻鱼200—400斤,每亩稻田产值从过去的1000元左右,提高到现在的5000元以上。”黄文章说。

深入校园 广播科技之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黄文章对农村青少年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让农村青少年认识农业科技、了解农业科技、实践农业科技,培养出许多有理想、懂技术、会管理、会经营的乡村新型青少年。

此外,他组织科辅团成员深入红光小学、百安坝小学等20多所学校开展眼健康、心理健康、机器人的应用与发展等科普讲座25场。他还联合万州区科协组织专家开展科普进校园,先后到50所中小学为青少年举办《中国北斗—天上的指路神杖》等科普专题讲座。

黄文章向学生及家长讲解植物知识。

“为了提升科普宣讲的实效,我们采取了‘菜单式’的宣讲模式。首先征求各级意见拟定宣讲菜单,科辅团成员领单,各中小学及基层关工委选单,这样就为科辅团和各中小学及基层关工委搭建起纽带和桥梁。”黄文章说。

黄文章组织专家指导青少年开展科技竞赛活动,在他看来,组织“五老”科普志愿服务队到学校开展科创活动,是为了让师生体会到先进科技的魅力,感受到科技工作者的执着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学生心中播下一颗科技的种子。

深入乡间用情深耕细作

如何为企业提供科技帮扶,黄文章的答案是:深入田间地头,发现问题;走村入户,认真开展培训指导;强化自身,增强服务能力;协调部门,合力帮扶;情感助力,感情帮扶。

垙岷园竹笋有限公司是万州区甘宁镇仙云村引进的福建企业。在黄文章下乡的过程中,发现雷竹种竹存活率低、病害严重、竹笋产量低的问题。他协调林业方面专家,共同探讨雷竹笋栽培问题;查阅大量资料,学习雷竹病虫防治和高产栽培技术,变外行为内行;协调三峡学院、三峡农科院、三峡职院等科研院所针对性地争取有关部门项目支持,从而提升了种竹存活率、增加了雷竹笋产量。通过万州区科协立项的《雷竹冬季出笋技术研究推广与培训》项目,改进了施肥技术,打破竹笋休眠,促使竹笋笋芽两次分化,使雷竹在万州从一季出笋到两季出笋,大幅提高了雷竹笋的效益。

黄文章指导农民农业生产。

黄文章说,用自己所学知识去帮助他人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作为曾经的三峡农科院副院长,国家水稻体系三峡试验站站长,他与服务过的地区的种植大户到现在也有联系,出现的问题都愿意找他商量或请他出主意。“我愿活到老学到老,永远保持活力”,未来的人生之路上,黄文章将带着数十载耕耘的经验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中继续前行,挥洒为农民和从事农业生产者服务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