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老”风采> 详情页
崔校仓:霸州市王圪垯村尊师重教的楷模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8年11月07日

来源: 河北省关工委

王圪垯村学校是霸州市乃至全廊坊市现存的两所性质特殊的学校之一(另一所是相邻的任庄子村学校)。说其特殊,一是因为在村小学上面有个“带帽”的初中校,村办公助;二是这“带帽”的初中校规模太小,最多只有六个班的容量,隶属霸州市第二十中学,名义上只是个“校区”,这样的格局在廊坊市其他县市乡镇是绝无仅有的。据说前些年上级主管部门计划将该学校撤并,但由于王圪垯村街极力坚持而使学校保留了下来。近几年,由于在升学考试中成绩优异,原来不起眼的王圪垯村学校声名鹊起,被人熟知。王圪垯村教育的发展经验可以分析出若干条,但了解王圪垯村教育情况的村民不约而同有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吃水不忘打井人”,学校建设的奠基人——村街原书记、关工小组组长崔校仓功不可没。

崔书记,土生土长的王圪垯村人,八十年代至2008年担任村街书记二十几年,正是改革开放最初的前三十年。期间,崔书记领导全村人民抓住大好机遇大力发展经济,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九十年代,坚持抓经济发展同时,又下大力量抓教育发展,坚定不移的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把发展教育作为一项功在千秋、利在百姓的民生工程建设。为此,他本人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

加大教育投入,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村委依照“保证必需、突出重点、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投入原则,千方百计挤出资金,竭尽全力做好基础建设。

1998年,王圪垯中学创办的一年。最初只有正房和厢房十数间,房旧屋破,教室、办公室、师生宿舍混杂。面对简陋不堪的现状,扩建校舍成为村街全部工作的头等大事。建设调研、制定建设方案、确定舍址、勘探设计、施工监督、资金筹措、施工安全,等等事项,崔书记事必躬亲,详细掌握。1999年,王圪垯村中学教学楼建成,配套设施齐全,建设面积 1820平方米,耗资100余万元,师生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焕然一新,令附近各学校到访者艳羡不已。

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2007年小学教学区又进行了扩建改建,由原来的平房建成四层楼房,建设面积4800平方米,耗资700万元。为适应新的教育形势,2008年,村办幼儿园教学楼落成使用,建设面积2400平方米,耗资120万元。这些工作都是崔书记一手主持下完成的。一个村街,依靠自己的努力做出如此大的投资,作为主持人,其中耗费的思虑和愁绪,跑的路和话语,可想而知,但又不可知,只有在他日渐增多的白发中去寻求答案,从他完工之后的笑容中得到答案。

十年的时间,三所教学楼拔地而起,辅助设施包括一幢两层的教师公寓、初中校的实验室仪器室等专用教室、水泥操场环塑胶跑道、高标准的厕所,村街共投入1000余万元,建设面积达 1000余平方米。大手笔的投入,大刀阔斧的优化调整,形成初中、小学、幼儿园三区紧密联系又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秩序井然的完整校园,规划合理,布局清晰,为王圪垯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础建设是硬件,学校建设最重要的“软件”——教师队伍的建设更令人头疼。

王圪垯村距离市区三十多公里,位置偏僻,交通极不方便,留不住老师,即使有正式教师被分配到这里,短则一年,长则二至三年,也会通过各种途径调离,所以多少年来师资紧缺是这所学校一直面临的难题。有学生就得上课,就得有老师。在职教师不够,没别的办法,只得外聘。为能聘得老师,村街调动各种关系寻找,并尽其所能给与优惠待遇。为此,村街每年都要付出十几万的开支。即使这样补救,也只能勉强维持课堂有人上课的状态,无人告急的钟声仍时时响起。好不容易找来了老师,把人留住,是连续的问题。怎么办?采取切实措施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政策留人,感情留人,吸引师资,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政策上,对外村老师给与一定的生活照顾和交通补助;2007年在建设小学教学楼的同时建成了教师公寓,水电齐全方便,每间宿舍都配备有线电视,大大改善了外村教师的住宿条件;路远的老教师开学初和期末放假派专车接送。感情上,每学期开学之初、期末放假之前、教师节、国庆节,崔书记都要宴请外聘教师表达敬意,嘘寒问暖,听取对学校工作的意见,鼓励教师安教敬业。平时,为进一步支持教育发展,他经常到学校走访一线教师,了解学校工作情况,老师们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多方听取工作建议,帮助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每年“六一”儿童节,他都会倡导组织村街企业进行热心捐款,积极筹措“爱心助学基金”,看望家庭困难学生,赠送学习资料物品。

2008年崔书记不再担任村领导,但仍然挂念关心着学校教育工作,与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保持着密切联系,每逢教师节还是邀请老教师表达慰问之情,每年升学考试之后,也总是宴请毕业班老师表达感谢。

在崔书记的榜样感召下,王圪垯村尊师重教优良传统得以发扬。时至今日,虽然崔书记已经退职几年,村领导班子也换了两届,但积极为教育、为学校办实事、办好事,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没有退散,每届班子一如既往的把办好教育作为自己任内的职责,崔书记现在被聘为村里的关工小组组长,一直从事着关心下一代工作。

二十年间,由于王圪垯村以崔校仓为首领导班子认识到位,真抓实干,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操心和劳累,换得了如今王圪垯村学校教育工作的大发展,培养出一届又一届优秀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实现了为人民办好教育的初衷,得到了市乡两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所有这一切成绩的取得,追根溯源,可以说,崔校仓书记就是那个绕不过去的决策人和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