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老”风采> 详情页
教育未了情——记吉林省抚松县万良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甘沛涛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7年09月25日

来源: 吉林省关工委

    甘沛涛今年72岁。1967年参加教育工作,从教34年,当过体育老师、班主任、县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从1987年开始担任万良镇中心小学校长,2001年,因为年龄关系退休回家。虽然人离开了教育岗位,但他的心永远属于教育。<?xml:namespace prefix="o">

他生性随和,人缘好,刚离岗那段时间,请他吃饭喝酒打麻将的朋友挺多,更有家人和亲友隔三差五地小聚一下,他的退休生活表面看丰富多彩,可是他的心里总觉得少点什么。

他的朋友圈子里有政府退休干部、单位退休负责人和一些社会成功人士。有一次,大家在吃饭闲聊的时候,聊到了万良镇高升村一个高中生,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因为家境贫寒,懂事的孩子把通知书藏起来,和父亲一块儿上山刨大土的事。他想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和千辛万苦的求学经历。对在座的人说:“咱们都是从艰苦年代过来的人,现在退休了,可是国家还给咱开那么多的工资,咱是不是得做点什么,帮帮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说为国分忧好像唱高调了,但也算行善积德吧。”这话立刻引来大伙的支持,大家一起举杯:要为下一代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经过多次磋商,在镇党委的支持下, 2004610日,甘沛涛和10名镇直单位退休干部、退休教师、个体私营业户老板成立了“参苗爱心助学协会”。他担任协会的常务秘书长。

协会成立那天正好是农贸大集日,在万良镇商贸中心举行了隆重的宣传仪式。宣传单中这样写道:“如果您能闲时少抽一包烟,平时少喝一酒,玩时K一次歌,节约下来的钱帮扶一个贫困学生,对您也许微不足道,但对贫困学生来说,却可能改变他一生的命运。

协会成立以后,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就是募集助学资金,说白了,就是动员别人从兜里往外掏钱。在刚开始筹款时,他们先从自己身边的人“下手”。先找和自己个人关系比较好的民营企业家和私营业户老板,动员这些人带头捐款,然后用他们做例子,扩大宣传影响。因为有“面子”关照,所以每次都能如愿以偿得到捐款,但也有说话直爽的朋友打趣:“老甘啊,要是你个人缺钱,说个数,我给你送去。像这样捐个三百二百的,有什么大用呢?”他说:“个人需要钱我不会找你,募集善款,一个是为贫困学生做点实事,另一个是为唤起全社会对贫困学生的关注,这个作用还不大吗?”

“六一”儿童节前夕,他带着几位老同志到松江河供电局,找到当局长的外甥,外甥说:“姨夫,中午回家我用好酒招待您们几位老人家。”他说:“酒以后再喝,今天我是求你来了。”接着把募捐的意图说完,外甥庄重地说:“就冲着您们几位老人家的这把年纪和精神头,我先捐3千元钱。”他们带着3千元钱回到万良,协会的同志很受鼓舞,他们说:“咱也得像老甘这样,让自家人先带头,这样咱出去作动员更有说服力。”武焕东同志动员外地工作的儿子捐款2千元,杨国臣同志动员他的侄子捐款1千元。协会其他同志也热情高涨,大家走街串巷,进车间、下农村,逢人就讲,见人就唠。捐款对象不仅有企业老板、政府机关、单位部门工作人员及万良各界群众,还有许多外地人。一个来自辽宁桓仁做人参买卖的客商专门找到他说:“我从小因为家里太穷上不起学,现在有钱了,却错过了上学的年龄。我愿意为支助贫困孩子上学出点力。”当场捐款500元。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笔笔的捐款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协会中来。

为了把爱心助学善款用好,他和协会同志严格遵守协会章程和财务管理制度,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深入中小学对贫困学生进行调查,建立贫困学生帮扶档案,每学期都分批对贫困学生实施支助。

家住万良镇万才村的陈浩同学,父亲体弱多病,母亲患精神病,所居住的房屋又矮又小,破旧不堪。2007年,陈浩考入抚松六中,因家里没钱,面临辍学。他和协会同志多次为他募捐,三年中,累计资助他1.2万元。2009年春天,陈浩因身患疾病,休学回家复习,准备参加高考。他三天两头到陈家走访探望,看到陈浩家里学习环境太差,就把关工委办公室腾出来,让陈浩在办公室学习。每天给陈浩打开水,提供学习用品,当陈浩情绪波动时,给他做思想工作。当年高考,陈浩考入长春汽车厂专科学校。可是距离他开学只有一天时间了,上学的钱却一点没着落,他父亲痛苦无奈地说:“不行就不念吧。”陈浩哭着找到我:“甘爷爷,我该怎么办?”他一边安慰陈浩别急,一边组织协会人员再次动员民营大户和万良人参协会捐款,把筹集的 9800元助学款连夜给陈浩送去,让陈浩如期入学。2010年镇里举行庆“七·一”卡拉OK唱歌比赛,已是大学生的陈浩登台唱了一首《感恩的心》,借此感谢参苗爱心助学协会,感谢多年来资助他上学的好心人。切身的经历,真挚的话语,动情的歌声,感动得许多观众流下热泪。

像陈浩一样,万良镇高升村的李彦泰同学考入露林高中,也因为家里没钱面临辍学。为了帮助她入学,他和协会同志带着500元钱,驱车60多公里把她送到学校,并在李彦泰读高中的三年中,累计资助她4500元,学校为此专门制作了录像片。

2006年,万良镇党委任命他为万良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回到家里和老伴儿一说,老伴说:“都这么大年纪了,在家享享清福不挺好吗?让别人干吧。”他说:“党委也是考虑我是教育出身,才做这个安排的。”为了不让老伴担心,他又说:“有个事做比整天待在家里好。”话虽然说的轻松,可是真要起事来却付出很多。

万良镇苇芦村的8岁女童陈慧患了白血病,女孩的父亲又因车祸不幸亡故,全家就剩下年迈的奶奶、体弱多病的妈妈和她相依为命。为了救助这个幼小的生命,他和协会同志几次面向社会各界发动募捐,累计募集捐款8万余元,分三次送到小陈慧治疗的医院。虽然最终未能挽留住这个可怜的幼小生命,但爱心协会对弱势儿童群体的关注,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一次下乡走访中,了解到万良镇朝阳村有个贫困留守女童翟瑶,他不但为翟瑶联系到助学协会每年6百元的跟踪帮扶善款,还自己掏钱买衣物、学习用品送去,受到翟瑶所在学校和朝阳村民的交口称赞。

2011410日,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参苗爱心助学协会举办成立7周年庆祝活动,县关工委领导、万良镇党委领导、镇直镇办负责人、全镇18个村屯负责人和当地民营企业家代表参加,甘沛涛总结汇报了协会成立以来工作开展情况,呼吁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继续捐资助学。会后,与会的民营企业家代表主动抱着捐款箱到市场摊前和店铺募捐。设在农贸市场门口的分会场人头攒动,大家纷纷慷慨解囊,用实际行动表示对参苗爱心助学协会的支持。

协会成立13年来,如今会员发展到160位,募集助学资金共计39.8万元,募集救助物质1208件(折合人民币6600元),救助贫困家庭学生365人,其中小学生157人,初中生132人,高中生58人,大学生18人。受助学生陈浩2015年毕业于一汽专科学校,现在长春开办策划公司。受助学生高广泽毕业于湖南大学,现在北京中外合资企业做高管。

甘沛涛和参苗爱心助学协会的感人事迹被《中国火炬》、《吉林日报》、《长白山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他多次荣获省、市、县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称号,2014年,被国家教育部关工委评为“优秀关工人物”。2015年5月14日,参加了吉林省第四届优秀志愿者标兵表彰大会,他被授予“吉林省优秀志愿者标兵”称号,获得奖牌和证书。并被镇党委推荐参加“吉林好人”评选。

去年6月,甘沛涛因病入院了。医生说他因为太过操劳,导致心脏出了问题,需要到长春大医院做心脏搭桥手术。平时大家都称他是“铁人”,没想到他这个“铁人”也生病了。

曾经有人这样问他:“什么都不缺了,这么自找苦吃,到底为什么?”其实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个教育战线的老兵内心的那份——教育未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