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市级关工委动态

薪火相传二十四载 凝心聚力再攀高峰——福建省厦门市关心下一代教育促进会第四届第一次会议圆满召开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5年01月10日  来源: “厦门市关工委”公众号
摘要:12月30日上午,福建省厦门市关心下一代教育促进会第四届第一次会议于厦门宾馆明宵厅圆满召开。市关工委主任、市委原副书记陈秋雄,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市委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

1.jpg

12月30日上午,福建省厦门市关心下一代教育促进会第四届第一次会议于厦门宾馆明宵厅圆满召开。市关工委主任、市委原副书记陈秋雄,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市委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一级巡视员何秀珍,市关工委副主任陈佳鹏、杨惠凡,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李维娜等,理事单位及会员单位代表约90人参加会议。

2.jpg

会上,陈秋雄主任作讲话。他对往届领导班子的工作成效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24年来,促进会积极推动民办学校接纳外来员工子女就学,切实解决了外来员工子女上学的燃眉之急。如今,全市44所民办学校就接纳了近5万名外来员工子女。同时,促进会为外来青年员工提供学历培训、技能提升培训课程,为特区建设输送高素质技工人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厦门城市发展史和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强调,因工作内涵拓展的需要,促进会更名为“厦门市关心下一代教育促进会”,旨在为我市广大青少年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及特殊教育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营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助推全市关心下一代教育事业实现更好发展。

他对促进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四点工作意见:

坚持政治建会,当好桥梁纽带

对内要及时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市关工委工作安排及要求,积极反馈会员意见与建议,构建会员与社会交流的互动平台;对外要加强与其他协会的联络与合作,汲取宝贵经验,打破传统束缚,创新办会理念与举措,提升工作效率,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开启促进会工作新篇章。

正视现实困境,助推均衡发展

要适时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酌情增加对民办学校、农村学校和特殊学校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要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借鉴我市关爱助学工作经验,建立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用在助力学校完善设施、开展奖学奖教等各项工作中。要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完善有效的家校社协同共育机制,为青少年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及特殊教育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坚持多措并举,强化立德树人

要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利用我市丰厚的“五老”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引导青少年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从小开始就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公德。要持续壮大“五老”和志愿者队伍,开展心理关怀、健康义诊、法制教育、科普启蒙等灵活多样且扎实有效的德智体美劳“五育”活动,为青少年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服务。要持续深化两岸关爱联盟合作,积极探索两岸青少年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和交流平台,通过“老少书画摄影交流”、两岸家教论坛、两岸青少年夏令营等特色品牌活动,助推两岸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心灵契合。

凝聚社会力量,打造共同家园

希望新一届促进会班子进一步健全各项制度,积极推动各理事单位、会员单位密切合作、联动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同时,注重及时梳理总结、提炼形成好的品牌、好的项目、好的典型,不断塑造促进会良好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希望全市广大青少年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及特殊教育学生都更加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念、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少年,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jpg

促进会第三届会长陈佳鹏代表第三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过去的工作成果与经验,并针对未来工作提出规划。

会议听取审议了第三届监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收支情况报告、章程及其修改说明、选举办法等重要事项。

6.jpg

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四届理事会机构成员。市关工委副秘书长李裕华当选会长;副秘书长肖学平当选副会长兼秘书长;市教育局工会主席、二级巡视员陈琦与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执行馆长吴艺云当选副会长;海沧区关工委原秘书长陈秀敏当选监事长。

会上,主席台领导为新任机构负责人、理事颁发了聘书。

7.jpg

新任会长李裕华作表态发言。

8.jpg

李维娜代表市民政局在会上讲话,对促进会今后的工作提出了紧跟时代步伐、突出党建引领、强化班子建设和加强队伍建设等指导性意见。

9.jpg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