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详情页
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工作情况汇报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9年01月15日

来源: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关工委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永州市零陵区委勇于创新,2017年9月开始在全区中小学常态开展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坚持红色教育从娃娃抓起,让红色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扎根发芽,浸入心扉、植入灵魂、融入血脉。这是零陵区委用行动在回答“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下一代、怎样培养下一代”这个基本问题,是对中国关工委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的一个生动实践。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认为零陵的做法是全国首创的务实之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可复制可推广。全国关工委、省关工委高度关注并积极推介,新华社、人民日报、关爱下一代网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宣传。目前,已有河北、陕西、河南、新疆、山西等10多个省40多个市县向零陵学习借鉴。

一、学深悟透,找准红色文化进校园的“突破口”。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和中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小就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中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的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因此,如何将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厚植于中小学生心灵之中,培养他们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是我们的职责和任务。2018年,中国关工委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就是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开展党史国史教育的基础上,教育引导青少年找准着力点,在传承坚定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精神、实事求是精神、甘于奉献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上下功夫,找到正确的成长路径。二是深入调研找准根源。当前,青少年对演艺明星、娱乐大咖如数家珍,对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却知之甚少,怕苦怕累、自私自利,缺乏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没有远大理想、缺乏民族自豪感,成长现状不容忽视。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却异常激烈,西方敌对势力不遗余力对中国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长此以往,这些糟粕必将逐渐侵蚀占领我们的思想高地和文化阵地,让青少年失去精神之“钙”、民族之魂。小学初中九年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学校还没有设置专门课程对红色文化知识进行系统的、正规的、循序渐进的教育,形成了长达九年的空档期。2017年10月,零陵区委专题调研组随机抽取7所小学10640名学生进行党的知识调查问卷,学生人平34.7分,合格率13.23%,优秀率4.5%。这也显示,青少年对党的认识和了解还很不够。三是强化组织齐抓共管。区委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唐烨任顾问,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彭江辉任组长,组织部长和分管教育的副区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工作的组织实施。区委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确定了推进时间表、工作路线图,出台了工作标准、宣传提纲等指导性文件,确保这项工作规范、标准、有序开展。组长主抓主推,定思路、出点子,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区委办牵头抓,史志办、关工委、教育局具体抓,组织部、宣传部、团委等部门齐心抓,精诚团结,共同推进,营造了上下联动、通力配合的良好工作局面。同时,区财政解决了读本出版、课件制作等费用160多万元,还每年按需保障“红色文化进校园”工作经费。

二、大胆创新,探索红色文化进校园的“新模式”。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实效,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创造红色文化进校园“零陵模式”。一是理念创新,科学合理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工作。坚持“科学组织、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久久为功”的理念,科学遵循中小学生成长规律、认知能力和身心特征,稳妥合理的实施红色文化进校园。在内容组织方面,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分年级编写了各年级红色文化知识读本;在内容设置方面,难易上由浅入深,数量上从少到多,形式上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在内容选择方面,结合地方实际,创造性地加入地方党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力求通过这几项务实的创新,让学生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中“花开有形”。二是载体创新,探索推出红色文化进校园“十个一”。编写一套红色文化知识读本。区委办牵头组织史志办、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关工委、团委等部门专业人士和30余名优秀初中小学教师,分年级编写小学生红色文化简明读本《童心向党》6册,初中生红色文化简明读本《少年心向党》3册。内容包括党史知识、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十九大精神、少先队和共青团知识、革命影视和歌曲等。《童心向党》、《少年心向党》已分别于2017年12月、2018年11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已免费发放全区4.7万名小学生和2.2万多名初中生。②制作一批红色文化教育课件。为配套读本教学需要,区委办牵头组织党史、组织、宣传、关工委、团委等部门专业人士和30余名优秀初中小学教师,运用视频、图片、音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制作小学1-6年级标准课件136个,初中7-9年级标准课件153个,并经相关部门严格审核把关,确保课件内容准确和政治立场正确。常态化每个班每周上一节15分钟的红色文化辅导课。组建一支红色文化宣讲队伍。区委组建了由“五老”同志、党史专家、先进模范等组成的40多人的红色文化宣讲团,学校组建了红色文化宣讲志愿者队伍。打造一批红色文化学习阵地。学校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场所打造红色文化阵地;学校广播站每周广播1次红色文化知识。开展一系列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学校广泛开展红色主题班会、讲故事比赛、唱革命歌曲比赛、征文比赛,红色运动会、红色游园会等红色主题活动。建设一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已建好永州市烈士陵园、红六军临时指挥部等一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组织一次红色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纪念革命先烈、观看革命电影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红色文化,接受红色熏陶。制作一批红色文化流动展板。精心制作30多块红色文化流动展板,在各学校不定期流动展出。办好一批红色文化示范学校。已完成7所示范学校的红色文化校园建设,涵括城区和农村、公办和民办。开设一批红色文化宣传专栏。开通运行了零陵史志网、零陵党史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和更新知识。三是方式创新,努力实现红色文化进校园常态长效。实现常态化,即每周上一次15分钟的辅导课,既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又有效解决了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知识教育不经常、不持续的问题。注重系统化。在9年义务教育期内对中小学生进行系统的、规范的、循序渐进的教育引导,一年接一年干,让红色文化真正入脑入心入灵魂。讲究多样化。学校教育与基地教育并举,课堂教学与课外熏陶并用,读本学+网络学,老师学辅导学生学,孩子学带动家长学,通过小手牵大手,让红色文化教育辐射影响学生家长、亲朋好友以及身边的人。

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工作后,全区中小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普遍提高,对党的了解大大增强,学习态度更端正了,学生生活习惯变好了,更加积极向上也更能吃苦耐劳了,学生们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怀、高尚情操以及艰苦奋斗作风等方面有了明显进步。2018年1月,对同样本的7所小学10640名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知识评估测试,学生人平74.73分,合格率80.33%,优秀率57.4%,人平提了40分,合格率、优秀率比以前分别提高67个百分点、53个百分点。同时,“小手牵大手”成效显现。不少学生学了红色文化知识后,通过跟自己的父母、亲人、朋友以及身边的人说起学到的知识点或向他们请教的方式,带动他们一起学习,呈现出小手牵大手,更快更广更好传播党史知识、传承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红色传统的良好局面。

三、着眼长远,打造红色文化进校园的“升级版”。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社建,不断拓展教育面,助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经济社会经济发展。一是持续推进,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工作向纵深发展。红色文化进校园工作开展已经一年多了,下步要对前段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工作成效进行全面评估,争取形成一整套红色文化进校园的常态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常态化。同时,将“红色文化进校园”工作向纵深推进,逐步实现由小学初中9年全覆盖发展成为小学初中高中12年全覆盖。二是持续发力,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工作向更广拓展。进一步发挥小手牵大手作用,通过孩子影响父母、影响家庭、影响身边更多的人,更快更广更好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红色传统。同时,总结推广少年儿童红色文化教育的经验,积极推动红色文化教育向成年人覆盖,努力推进红色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千家万户,努力实现社会领域全覆盖、干部群众全覆盖。同时,进一步挖掘整理地方红色文化和资源,为红色文化宣教提供更多的源头活水。三是持续创新,探索红色文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好红色文化,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新时代党的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更好地培养又红又专的下一代、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用红色文化、红色传统、红色精神助推乡风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红色正能量引领社会风气提升,进一步巩固文化阵地和思想高地。用红色教育资源支持发展乡村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为服务新农村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