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详情页
弘扬延安精神,打造红色校园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9年08月16日

来源: 陕西省关工委

延长延安精神红军小学于2011年3月正式授牌、授旗成立,是在老一辈革命家后代和234位老红军战士关心下,由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命名的第100所红军小学。学校自命名以来,一直以“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的思想引领发展,践行“以德育立校、以素质兴校、以科研强校、以诚信美校”的办学方略,着力培养素质全面、具有红军精神和延安精神的新时代少年。近几年来,学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构建和谐校园、打造精品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培育创新精神、塑造健康人格”为目标,以“和谐、诚信、博爱、厚德”为校训,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先后为校园硬件建设添置了教学设施、生活设施,校容校貌焕然一新。目前,全校正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领导作风,带动全体教师形成“恪尽职守、业务精湛、身教言传”的良好教师风范,教育学生以“尊师、友爱、乐学、健康”的学风前进,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形成“抓规范,创特色,办好寄宿制小学”的办学模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目前,学校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红色教育、节俭教育、艺体教育”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品牌,已成为县上一所素质教育和红色教育的示范窗口学校,学校逐步步入“特色之路,品牌之路,名校之路”的发展轨道上。

一、打造红色校园文化,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校园文化建设是进行红色文化建设的第一步。我校把红军小学这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道德教育优势,以“弘扬延安精神、树立服务意识”为办学目标,以创建红色文化特色校园为抓手,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传承革命传统为主线,以激发爱国情怀为核心,以激励进取精神为宗旨,充分利用校园周边的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打造了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校园文化。

1、大力打造红色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展示学校形象和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学校以红色教育为主题,对校园作了进一步的部署,整体优化了校园环境。首先,让红色文化渗透到学校每一个角落。重点是建设文化墙。走进延长延安精神红军小学,一股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便扑面而来:大门正对的窑洞上面“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红军精神代代相传” 的巨幅标语,穿着红军装、戴着八角帽的学生代表,最吸引人的还是校园内窑洞与窑洞之间的那16块红色标语,将红色文化渲染得更加浓厚,在校园、教学楼、走廊、教室、宿舍、餐厅等处围绕红色教育的主题布置相关的条幅标语、图片墙报等,渗透红色的励志、警世之语,形成丰富多彩的橱窗文化,墙体文化。围绕红色人文德育特色的大命题下在各个楼层分别建成“艺术走廊”、“名人走廊”等主题鲜明的楼层文化,彰显红色人文校园特色。在黑板报、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等开通红色人文特色德育板块等进行全方位宣传,展示红色人文教育的成果,让“红色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校园成为鲜活的教育读本,学生在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让红色歌声在学校上空飘扬。为了使延安精神教育在内容上系列化,在目标上层次化,在时间上常态化,学校对红色文化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并扎实加以推进。

3、将德育工作序列化。分年级常态化对学生切实加强纪律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由于紧扣红色教育,目标要求富有层次,使得学校的红色文化教育不仅环环紧扣,而且层层深入。

4、建立红色文化宣传阵地。学校建立了“红色之声”红领巾广播站,播放红色歌曲,宣讲革命故事,既活跃了学生身心,也让学校处处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的气息。学校多次邀请关工委领导到校讲革命故事,讲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抚今追思,谆谆教诲,犹在耳畔。

二、打造红色教育阵地,突出红小教育特色

德育阵地既是一个社会的课堂,又是一本生活的教材,它与学校的教育互相补充。

1、艺术组以活动为载体,坚持开展红色舞蹈、腰鼓、啦啦操、武术操、红歌、民歌、书法、绘画等教育活动,做到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学生及教师)“五落实”,使学校的红色教育融入艺术活动之中,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延安精神和红军精神“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2、班级坚持每天20分钟的午间红色经典诵读,全校师生诵读新《三字经》、《弟子规》,编印《古诗词集》等校本课程,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3、少队每月组织一次大型活动。如红歌班级赛、民歌小能手赛,中队红色诵读赛、小故事演讲赛等等。

4、每月教育处牵头,以班为单位给学生放映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或红色教育影片,使学生在观看中感悟、体会。

5、各班培养小小解说员,通过小小解说员在班级中渗透延安精神和红军精神的教育。

6、利用“红军小学”这一特殊的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红色延安》。校本课程《红色延安》的素材源于“红军东征”和“毛泽东在延安”的有关事迹。在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学校专门组织教师搜集查阅档案资料、走访老同志,从各种渠道搜集信息,多处寻访革命遗存,通过搜集、整理、编著,现已逐步在学校每个班级中试行,在试行中装订成册,编制成学校校本教材,使红色文化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安排专门学时进行讲授。教育学生对中国革命、家乡红色历史的认识和学习,感受红军精神和延安精神,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7、建立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学校将革命烈士陵园、东征旧址作为校外德育活动基地。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组织学生参观东征会议会址,写参观日记,谈参观感受;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红色主题实践活动,追寻烈士的足迹。校外德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受到感召和熏陶,使得学校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更加充实。    

三、着力创建红色班集体,促进红色教育常态化

以创建“红色集体”为载体,促进红色教育常态化。

1、积极围绕红色文化开发,组织师生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建立“特色班级”评比方案,按照“特色班级”评比细则,积极推进班集体建设。

2、把红色人文德育特色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融入红色班集体的建设中去。

3、结合班级建设要求,通过举行“追寻烈士足迹”、举办红色班会、积累红色励志格言、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布置红色教室、建立红色图书角、红色班风班训等形式,大力开展红色班集体创建活动,积极营造班级红色文化,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红色场所,深化红色教育,提升教学效果。努力使红色教育在校园常态化,使红色文化的传播真正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师生的一种动力,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开展全员德育。

四、评比校园红色之星,激发师生争先进取

为鼓励学生发展特长,激发学生勇于争先的进取精神,增强对学生的榜样教育,制定了《延安精神红军小学“校园红色之星”选方案》,各个班级通过民主选举,选出“班级红色之星”上报学校;然后由大队部将班级红色之星的事迹通过橱窗进行宣传,最终由全校各班学生代表对班级红色之星进行投票,产生“校园红色之星”。对获“校园红色之星”者进行表彰,激发学生争星热情和勇于争先进取的精神,为学生的成长起到榜样和示范引导作用。每学期末再评出学期“星级班级”,“星级班级”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自然成为该学期的校级“星级教师”和“星级班主任”。
   五、大力建设特色学校,精心培育时代新人

特色学校的建设,最终归宿是要凝炼为学校的文化精神。在创设红色文化特色学校的过程中,我校始终把构建独特的校园精神作为奋斗目标,千方百计推动其快速形成。一是建立制度体系。打造特色学校,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基于文化导向的制度支撑体系。为此,学校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四个层面进行整体设计,既规范了学校环境、规划布局、建筑、绿化、人文景观等物质层面的建设,也从学校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学生礼仪与行为准则等方面进行完善。学校建立健全了教育、教学、后勤等管理规范,对教师、学生、班级的管理进行全方位检查和评比,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学校将红军战士的军人作风与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进行有机结合,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养成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丰富校园文化。精心打造红色文化特色学校,不仅推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也使得学校形成了特有的校园文化,办学理念也得到了有效提炼。广大教师富有教育理想,敢于创新创优,勤于教书育人,教风建设的力度显著增强。涌现出了一批让学生和家长赞不绝口的优秀教师。开展红色文化特色学校建设,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师生门团结紧张、张驰有度、乐观向上、富有爱心。教师、优秀学生帮扶学困生,县团委联系爱心人士帮扶家庭贫困留守儿童,校园内呈现出一片互帮互助、奉献爱心的景象。开展红色文化特色学校建设,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学校办学的信誉度和社会美誉度显著提高。三是以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建立学校“红色教育”品牌。近两年来延长延安精神红军小学取得了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陕西省青少年文学创作大赛“优秀校园”;延安市 “文明校园”“优秀家长学校”“素质教育先进集体”“平安建设先进单位”“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等; 延长县“先进教育工作单位”“特色教育先进单位”“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教科研明星学校”等,学校制作的教育宣传片、中小学生微电影荣获延长县一、二等奖;参加延长县组织的红色经典诵读、汉字听写大赛、中小学生足球赛等活动均获得一、二等奖励。

学校正在不断地积极弘扬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标准的行为准则,与时俱进,深化特色校园的打造,不断寻求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有效途径,打造一个个具有红色“性格”和“气质”的“红星”,培养根正苗红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