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视窗> 详情页
发挥县级关工委作用晋城市阳城县 创无未成年人犯罪县区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0年07月10日

来源: 晋城市关工委

    经济较发达的阳城县,曾是未成年人犯罪高发区。2009年全县未成年人犯罪27人,2010年降为15人,2011年又增至22人,一度在全县引起轩然大波。学校告急,家长痛心,群众不满,社会反响强烈,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不仅引起了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更是让县关工委的老同志焦虑不安。县关工委主任王宽元亲率全班人马倾巢出动,深入到繁华闹市区阳城五中和工矿企业较发达的北留中学两个未成年人犯罪高发的两个重点学校调查研究,寻找问题根源,开展普法教育和结对子帮扶,经过十多年努力,使该县近三年连续创造了全县无未成年人犯罪的纪录。最近,城市关工委组织专人深入阳城县进行了专题调查,总结出该县关工委创建无未成年人犯罪的经验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敢于担当,调研先行
    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加之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位,使处于未成年状态的中小学生,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阳城县关工委在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及部分中小学生进行调研时,看到和了解到不少负面问题,将其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社会不良风气已侵入和渗透到校园之中。二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营业性网吧,对学校正常校秩序造成冲击。三是青少年法制观念淡薄,违法行为增多,少数人走上犯罪道路,其中有三个年头最为突出,仅2009年全县就有27名未成年人犯罪。四是一些家庭家教严重缺失,有的对孩子娇生惯养,过分溺爱、护短,有的教育方法过于简单,孩子犯错后不是说服教育,而是粗暴地拳脚相加。前者使孩子产生高人一等的优越心理,后者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两者都使孩子的健康成长受到影响。五是一些失足青少年被依法惩处后,后续的思想教育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因而显得意志消沉,有的破罐子破摔,走上二次犯罪道路。
    面对这些问题,作为关心下一代的工作部门,以王宽元为班长的县关工委领导心情十分沉重,深感责任重大,能不能阻断不良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对各级关工委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老同志们清醒地意识到,净化校园环境,优化青少年学生成长氛围非常必要且很重要,对关工委和老同志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刻不容缓。为了从根本上遏制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势头,净化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还校园一片晴朗天空,关工委向县委县政府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并主动请缨上阵,担负起义务普法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任,赢得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二是找准“病因”对症下药
    主要抓了两个典型。一是北留镇,该镇是全县的经济强镇,但未成年人犯罪率成正比增高,占全县的30%以上。为帮助该镇重视并解决好未成年违法犯罪问题,县关工委组织五老中的精兵强将五下北留。一下,向镇党委政府通报情况,提出建议,引起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以副书记为组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为副组长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关爱小组,下发了相关文件,将此作为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二下,动员当地“五老”结对帮教,把板子打在“五老”身上;三下,聘请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原县法院副院长)王建华等精通法律的老同志亲自到各学校上法制课,用大量身边的典型案例现身说法教育挽救青少年;四下,组织开展半年回头看、再鼓劲活动,总结好的做法,找出问题,完善帮教方案;五下,认真总结全镇实现未成年人由违法犯罪的“重灾区”到实现零犯罪经验和做法,把他们的有效经验推广至全县。除此之外,阳城关工委的老同志还经常用电话沟通,给予具体指导,并将他们的经验给予肯定,在寒暑假领导人更换时,提醒党委政府注意加强巩固,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从而使北留镇从2012年至今实现并保持了零犯罪的记录。
    再一个是阳城县五中。该校地处城乡结合部,这里的学生由于受社会和当地的一些不良影响,情况比较复杂,违法犯罪时有发生,甚至出现盗窃团伙的恶性事件。为帮助该校解决好青少年学生的违法问题,县关工委主任王宽元、副主任王建华自告奋勇担任该校校外辅导员。亲自深入该校坐镇解决问题。他们首先帮助校领导班子统一思想认识,把关爱未成年人成长放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其次,旗帜鲜明地向该校领导指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教育部门是主战线,学校是主战场,老师是主力军,促其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此基础上,促进五中制定了以“管、教、帮”为主体内容的整改方案,学校的教职员工和校外辅导员每人要结对帮教1至2人,关工委也积极参与了帮教。该校有一名姓赵的女生,父亲因经济问题判刑,母亲每天泡在麻将场上,不关心女儿,致使其慢慢染也上不良习惯,抽烟喝酒,跟同学要钱要物,不给就指使人收拾,搞得校园鸡犬不宁。王建华副主任了解该情况后,主动入户包教。一方面苦口婆心地做其父母的思想工作指出其缺点与不足,一方面耐心地与该女生促膝谈心,引导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写了保证书,交给班主任监督,从而走上正常轨道,直至完成学业。整个五中经过持之以恒努力,终于从整体上发生了大变化,从2013年至今,五中再未发生过一起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件。
    北留和五中的做法打破了以往一些人固有的“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率和犯罪率是同比”“城乡结合部问题复杂,违法犯罪不可避免”等片面认识。阳城关工委将这两个单位的经验及时总结在全县进行推广,收到了好效果。

从2015年开始,阳城县关工委又制定了严密细致的帮教方案,在全县先后召开不同类型的帮教动员大会18次,广泛动员全县“五老”参与末成年人的帮教活动,组建起一支门类齐全的老年帮教队伍。其中包括法律宣讲员、矛盾调解员、心理咨询员,问题疏导员、言传身教报告员、校外辅导员、中国故事演讲员等18大类,涵盖了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老模范等众多“老”字号人员,形成了多类别、多层次、全覆盖的帮教氛围;采取了结对帮教的措施,全县有1000多名五老人员对违法青少年实行了结对帮教,如润城镇关工委80多名“五老”与460多名有问题苗头的青少年实行了分工结对帮教,次营镇32名“五老”人员对32名失足青少年实行了“一对一帮教”。
    三是治理网吧,阻断源头
    网吧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根源。中小学生基本都是未成年人,他们好奇心强,识别能力低,抵制力差,因而很难抗拒网吧诱惑。据了解,该县经常光顾网吧的在校学生就有1000余人,占到在校生总数的5%。而网吧业主为了赚钱,也挖空心思设置了许多优厚条件招揽和诱惑学生。经五老工作队调查,全县有备案网吧和无证黑网吧30个,总计有电脑1000多台,其中最多的120台,最少的30台。分布在县城和部分乡镇。上网学生大多是打游戏、看暴力武打和黄色内容。他们大都存在逃学、辍学、打架斗殴、盗窃及其他违法劣迹,其中造成严重后果的有20余起,如阎某的父亲是个运输专业户,为了让孩子有出息,就将儿子送到县城某中学上学,初二时孩子迷上网吧,经常逃学上网,老师管不了,通知了家长,其父在网吧找到后对其暴打一顿,但其不知悔改,辍学在家无所事事,流向社会结伙盗窃,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还有一个农村的孩子将父母做生意攒下的10万多元钱偷走上网,其父因此一病不起,被儿子活活气死。为了挽救误入网吧走上歧途的青少年,阳城县关工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和有关规定,成立了拯救未成年人摆脱网吧危害工作队,作了具体部署和分工,对网吧诱惑青少年学生的行为进行阻击。其中最主要的做法是以创建长效机制为目标,采取了“八联制”措施:(1)联县委支持。县关工委主任王宽元带领五老代表组,将调查情况,问题成因,意见和建议向县委领导进行了汇报。县委领导及时召开专题会,通报调查情况,指出未成年人迷恋网吧的危害性、解决问题的紧迫性和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大家一致感到,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必须把网吧治理作为迫在眉睫的大事。(2)联部门执法,强制关闭了黑网吧,对有正当手续的网吧业主,进行了集中教育整顿;(3)联迷网少年家庭。发起了“千名五老联千户,阻断青少年网吧路”大会战,由五老工作队分工每人联一户联一人,负责做家庭和本人工作。主管部门为百名五老志愿者发放了五老执法督查证,每个网吧配置2至3名督查员,重点深入网吧宣传教育和巡视督查。县里还聘请了若干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帮助督查工作。(4)联实际强化法制教育。各校法制副校长把依法治校、规范行为作为主要内容。老法官王建华自编“学生迷恋网吧危害大”的教材,带领五老宣讲队巡回宣讲1万余人次。在给迷网少年讲课时,还请迷网少年的家长听讲。(5)联学校领回失学生。因迷恋网吧违纪被开除、劝退或流失社会的失学生,都由五老联系本人所在学校领回。各校也极力挽救迷网学生。某中学召回一失学生时,老师给母子端坐递水,然后不留情面批评该学生扒阳台跳院墙进网吧,经常旷课扰乱教学秩序,偷家庭盗社会走邪路等过失,劝导他迷途知返。这名学生流着热泪,表示要改过自新重新做人。(6)联重点凝聚迷网少年心。为网迷多的学校增加五老辅导员,开展多样化课外活动。配合老师指导班级团员、干部同网迷学生结对帮带,伴他们到图书馆、文体场、歌舞队等处,重温校园温馨。学校增添电脑设备向学生开放,把他们引上了学习正途。(7)联重要节点加强预防。寒暑假往往是学生容易放松的时候,为此,县、乡、村、校各级关工委针对性地划分联防,把平时联校五老转战到联重点户重点人重点网吧的督查上。关工委和五老工作队积极主动协助各方,组织开展多形式的假期活动,严防迷网者回潮。(8)联职能强化责任。在县领导的协调下,五老工作队深入各级学校、网吧及有关单位,联系各家签订责任状。使拯救未成年人远离网吧的工作形成齐抓共管。此外,还联系社会各界,开通举报热线。各级关工委、学校、有关部门等将所设的未成年人上网吧举报电话和意见箱公示于众,发动全社会参与监督,通过这些举措,终于使网吧对青少年的危害行为得到有力遏制,
    四是三管齐下,齐抓共管
    阳城关工委的老同志认为,青少年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如果出现违法犯罪,学校和家长都有责任,而不能只责怪一方。为提高家长对孩子的责任意识,阳城关工委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在在全县的乡、校、企普遍办起了家长学校。为了把这项全新的事情办好,由原县教育局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王保贵同志牵头,带领有关人员到外地参观后,首先在西河中小学搞试点,成功后在西河村开了现场会,由县教育局和关工委联合发文,将家长学校在全县推开。学校办起后,王保贵亲任主编,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编成教材。并聘用李义龙、李毅勤、王建华等为教师,后又增加了培训师赵燕芳、心理咨询师郭玉萍等多人,让他们到家庭学校进行授课,开设的课程有道德、法制、心理辅导等专题内容。同时,还在有线电视台开办了专题栏目,坚持每周有一个教师围绕一个话题,进行专题讲座。为了确保家长课堂长年不断线,关工委还积极帮助家长学校解决困难。如贫困村赤头在合并住宿制学校时,将该村小学原有物件全部搬走,村里想办家长学校连个凳子都没有,县关工委领导得知后,积极与阳城太行煤业集团董事长刘晋军联系,动员其捐资2万元,帮赤头村办起了家长学校。二是组织讲师团进行法律知识巡回宣讲,使学生和家长弄懂道德和法律的内涵与底线,不去踩红线,走极端。三是组织五老志愿者队伍,为家庭教育拾遗补缺,增添正能量。关工委对五老志愿者进行了培训,明确其任务是联校、联家、联人,成为学校、学生、家长之间沟通联系、增进信任的纽带。四是为教育难度大的家庭排忧解难。如一名老同志的孙子因违反学校纪律被开除,这名老同志感到难以接受,情绪低落。关工委得知后,派人上门与其谈心,并与学校协商,让该生承认了错误并写出检查和保证书,重返学校。这位老同志非常感动,也看到了关工委确实对教育青少年有着很大作用,于是自动加入了五老志愿者队伍。县关工委还坚持组织各级关工委和“五老”志愿者,与社会各界共同扶贫助学,救助了3000多名学子就读。对无父母家庭的学子,帮助其爷爷、奶奶或外祖父、外祖母掌握对孙子辈的隔代教育方法。对单亲家庭热心帮助联姻,使其能够配合搞好家教。关工委还组织开展了家风家训专题教育活动,在县里的报纸、广播电视台和网络上,设置专栏,分期举办家风家训宣传教育。请历代传承优良家风家训的家庭代表、现代家风家训典型人物讲述孝道,引导大家明理遵法,守德积善。这种专题教育已举办了十多次,每次都由各级关工委发动青少年家长收看,对家庭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县、乡镇、村三级关工委注重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开展宣讲、报告活动,当好培养教育青少年的的“园丁”,通过言传身教,坚定孩子们爱党爱国、听党话跟党走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县关工委主任王宽元、常务副主任吴振铎、王建华、王宝贵,退休干部刘管锁、元家龙、原修土等同志深入阳城四中、五中、特殊教育学校,根据青少年特点,举办各类讲座,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努力为青少年提供精神食粮。县关工委与县委老干部局联合发文,征集“五老”地方书籍,建立关心下一代图书室,收集到“五老”自编自印的文学、政治、历史、科技等各类书籍3000余册。退休法官石书霞,在自己的家乡上芹村义务筹建图书室,丰富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她不仅把自己珍藏的一些书籍捐给图书室,而且给朋友打电话,从微信上发信息求助,短短4个月的时间,就募集到政治、经济、文学、农业、健康、社会科学等各类书籍3500多册,180多幅摄影作品,160多幅书画剪纸作品;退休干部郭恒勋,为机关、学校捐书5000余册;退休干部王连绪,在自己家乡演礼乡清池村积极倡导“比家风、倡美德、讲和谐、创文明”的新时代孝爱文化,引领好家风的传承。石书霞还创办了剪纸协会,地书协会,除吸收成年人外。还向青少年学生开放。还有演礼村70余岁的妇女刘美英,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办剪纸学习培训班,累计吸收少年学生200余人。蟒河镇孔池村退休干部陈吉锁40年如一日收集毛主席像章,自办毛主席像章陈列馆,把不同时期的毛主席像章作为浓缩的党史,让教师和学生参观,使大家从中了解党的历史,增强爱党爱国的热情。
    五是塑根铸魂,立德育人
    关工委的老同志认为,现在的年青一代,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他们并不清楚革命先辈付出了怎样的千辛万苦,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利用全县众多的革命历史资源,对青少年进行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领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县关工委组织人员深入考察了阳城具有重大影响的革命历史旧址,走访了重多老党员、老干部,深入县党史办、老促会等单位,查阅大量历史资料,从数百个革命历史教育基地中选取了一百个典型,编写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绍》、《十六个以烈士名字命名的村》等资料,并印制成册,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的教材,有十余处经审查合格后挂上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
    坚持一年一度的祭奠英烈活动。每年清明节,县城各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到太岳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扫墓并进行宣誓,各乡镇也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来对青少年开展红色教育。如横河镇关工委在每年“清明节”,即组织中小学生参观晋豫边抗日纪念馆,并给学生认真讲解参展图片和物品;町店中心学校每年清明节都组织中小学生到町店战斗纪念园,或九三访问纪念楼,悼念英烈,垂吊英魂,学习英雄事迹。许多老人对革命传统教育也十分热心。如89岁高龄的离休干部崔有理,不顾自己年老,心脏又安装了起搏器,坚持每年到东坡头长江支队纪念园,为前来瞻仰的青少年讲述长江支队的事迹,他还自费掏腰包租车,带领20多位老人深入演礼、孤堆底等地,唱红歌,演文艺节目。
    阳城关工委组织的五老,不仅注重弘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也十分注重树立和宣传当代的英雄烈士。阳城县河北镇南井沟村的刘斌同志,18岁参加八路军。经过战争考验,逐级成长,直至担任云南保山军分区司令员。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后,他一家六口上阵御敌,两个儿子在老山作战中牺牲,又将女儿、女婿送上前线,妻子则一开始就参加了战地服务队,可谓“满门忠烈”,被人们称为“当代杨家将”、“民族脊梁”,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云南省委授予刘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国家有关部门数次邀他请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英雄的故乡在阳城,阳城人民及其后代自然要近水楼台先得月,县委县政府数次邀请刘斌司令员给干部群众讲述他们举家报国的事迹报告,县教育部门和关工委也邀请刘斌同志为师生代表作了数场报告。刘斌同志的侄儿刘管锁也经常在太岳烈士陵园为青少年讲述叔父一家的故事,县关工委还极力推动为刘斌一家建立满门忠烈纪念馆。刘斌全家舍身为国的感人事迹,在阳城形成极大的冲击波,使所有听众都受到强烈感染。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更接受了最现实、最具震撼性的爱国主义教育,许多青少年都以刘斌一家为楷模规划自己的人生,形成了学英雄精神,走英雄道路的可喜现象。
    阳城县注重发挥县级关工委作用,促进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全县学校的校风校纪和师生面貌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可概括为八种新气象:一是难点问题稳妥消化,学校管理逐步走上正轨;二是主题教育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正能量占据了主导地位:三是依法治校形成共识,并在坚持中加以深化;四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逐渐配合默契;五是网吧治理科学有效,对青少年的诱惑趋向弱化;六是失足青少年浪子回头改过重新:七是五老在培养下一代过程中作用明显,不可或缺;八是整个社会层面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力度增大,既给学校和学生带来压力,也带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