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视窗> 详情页
“70岁”与“70年”的对话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9年10月16日

10月11日下午,南山区委组织部在区党群服务中心菁英厅,举办了“七十载共筑家园梦”——70岁老干部共话新中国风采主题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六位南山区新中国同龄人,以“故事讲述”和“对话沙龙”的形式,通过回顾和分享他们在新中国70年中奉献、拓荒和追梦的人生故事,激励广大青年一代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建设中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在对话沙龙环节,本活动精心设计了“百废待兴、改革开放、新世纪”三个篇章,邀请六位老同志分别上台,与年轻一代分享他们为祖国建设奋斗终生的感人事迹,传承特区精神,传递奋进力量。


百废待兴,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主持人:张叔叔您好!刚才听了您的故事,您在20岁入伍,15年里跟随部队辗转北京、兰州、昆明、武汉、广州五大军区,把人生最美好的岁月奉献给了祖国国防事业,您觉得这期间遇到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

张志锋:基建工程兵是个特殊兵种,承担特殊任务,经常会遇到缺粮、缺水、缺氧等各种不可预见的困难,甚至随时可能牺牲。可以说最难过的便是有战友牺牲的时候。

主持人:面对这些困难,是什么信念让您能够坚持下来?

张志锋: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有报国的情怀,也有英雄的梦想。入伍从军,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中国军人”这四个字,总是和牺牲、奉献联系在一起的,经历过生死,再大的困难都算不了什么只要党、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就会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面。


张志锋(南山区检察院原机关党委专职书记)

主持人:刘阿姨您好!刚才故事讲述人分享当年您在四川威远县红村参加石油大会战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很深刻,那时的您才17岁,一个女学生,去抢救油井喷井,您不害怕吗?

刘世清:那时候情况紧急,油井的大火把半边天都烧红了,工友们看到这状况,不用号召,全都往上冲,根本不知道害怕是啥!

主持人:您是如何把这种“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带到深圳的工作岗位中来?

刘世清:我们那个时代,整个社会的风气都是讲奉献,大家心中想得更多的是祖国,是如何把工作干好,从来想不到自己。来到深圳,还在石油系统,还是一样的工作氛围,大家都讲奉献,几十年下来就形成了一种习惯。现在退休了,能在社区为大家做点事,我感到很快乐。

主持人:感谢两位新中国的同龄人,用无私与奉献,对新中国做了最深情、最无私的表白,也让我们对“奉献”有了最鲜活、最深刻的理解。奉献的精神,将注入我们的血脉,成为我们民族永远传承的DNA。


刘世清(中海油南海西部石油奥盛公司原科长)

改革开放,我们来拓荒

主持人:周叔叔您好!当年来到落后的南头区,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很苦,后悔过吗?

周少竹:当年来南头,肯定吃过苦,但我是渔民的儿子,海边长大的,就是不惧风浪,不怕吃苦。我这一生,最无悔的重大选择,就是来到深圳,来到南山。

主持人:如果让您用一句简短的话送给现在的年轻人,您想对他们说什么?

周少竹:我在海南插队的时候,经过艰苦的磨炼,那时候就思考,我们这一代应该为国家承担什么责任?今天,虽然条件好了,但拓荒精神不能丢。希望年轻人继续发扬拓荒精神,把祖国和深圳建设的更美好!


周少竹(南山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原局长)

主持人:曾叔叔您好!听说您当时去西丽小学的时候,那里条件很艰苦,一直没有自来水是吗?

曾伏虎:确实是这样,当时去之前有听说过那里条件差,但去了还是出乎意料。我到那里五年后,也就是1997年,才借助深圳市“同富裕工程”,引进了自来水。

主持人:您身上的这种韧劲和精神,来自哪里?

曾伏虎:我以前是下乡知青,也在农村学校教过书,从很多朴素的农民身上学到了吃苦耐劳、甘愿付出的优良品质。来到深圳后,秉持和发扬了深圳“拓荒牛”的创业精神,我较好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西丽小学也获得师生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回首往事,我可以说没有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曾伏虎(南山区西丽小学原校长)

新世纪新时代,我们都是追梦人

主持人:杨叔叔您好!听说您对技术一直情有独钟?

杨佳勇:是的,我动手能力比较强,在第一个工作单位,就开始搞技术革新,也因此得到去澳洲学习的机会,见识了国际先进医疗技术,就想着要学习、要追赶。到了深圳,房子都不急着考虑,而是先买电脑,从286、386、486、586……一直到现在,都很喜欢钻研技术。

主持人:您的梦想也和技术有关吗?

杨佳勇:是的,我的梦想,就是我们能在技术上实现超越。在澳洲学习期间我就想,什么时候我们也能赶超国际先进技术?现在离实现这个梦想越来越近了。

主持人:为什么您说是南山实现了您的梦想?

杨佳勇:来南山前,我只是一名普通医生。到了南山,我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南山的人才政策,竞聘成为南山医院院长,才有了带领南山医院追赶国际先进技术的机会。到现在,南山医院在微创、微侵袭、显微外科技术、介入技术、肝脏器官移植技术等很多方面,都走了在全市前列,有些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所以,南山是让我梦想成真的地方。当然,没有这个时代,就没有我们的辉煌,就没有我们人生价值的实现。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杨佳勇(南山人民医院原院长)

主持人:禹叔叔您好!您曾说过,教育是慢的艺术,为什么?

禹明:教育是慢的艺术,实际上是指人的成长过程。我们要用一颗心去唤醒另一个心,静等花开,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主持人:作为一名资深的教育专家,您觉得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禹明:立德树人。要打破泛滥的唯分数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我们不可能使每一个孩子都成为顶尖的科学家,但我们应该让每一个孩子将来在自己的位置上,对社会有贡献,生活得幸福,这样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当年我在南山二外,建构了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网络,重视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生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对人以诚,对事以精,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主持人:退休后,您是如何继续践行您的教育理念的呢?

禹明:我是南山培养出来的特级教师,退休后继续为南山教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一是作为教育部的培训专家,一直在全国各地培训校长与教师;二是作为市督学,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三是作为教育局关工委的常务副主任,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你们年轻人在追梦,我们共和国同龄人依然在追梦。

主持人:感谢两位追梦人的分享。新中国的崛起,不是命中注定的;南山区的腾飞,不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代又一代人的奉献与牺牲,就不会有今天的新中国;没有无数人的拓荒与敢于追梦,就不会有今天绚烂的南山。


禹明(南山区教育局教科研中心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