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调查研究> 详情页
【青海省关工委】坚持“五个突出” 扎实做好基层关工委建设工作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0年01月14日

来源: 青海省海东市关工委

海东市地处青海省东部主要农业区,全市共建各级关工委组织2114个,其中80%分布在乡镇和行政村。因此,我们的工作对象和依靠力量在基层,工作的主要阵地在基层,工作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反映在基层。工作的创新、发展、成果体现在基层,加强基层关工委建设工作显得至关重要。面对现实,海东市关工委按照“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活动为契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市情,结合实际,帮扶助困,固本强基,突出特色,主动作为,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脚踏实地的辛勤工作,全市基层关工委建设工作呈现出良好局面。

一、突出关键,巧用“三力”,指导推进关工委工作。

一是用足动力。把紧紧依靠党委政府领导,主动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作为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关键和动力。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中央和省委领导对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高度重视和支持关工委工作。1998年、2004年、2011年,海东地委三次下发《海东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县(区)关工委领导班子。把一些刚才领导岗位退下来、热爱关工委工作、能干事、干实事、懂专业的人员吸收到关工委班子中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主动自觉地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对关工委工作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表彰;2011年以来,历届地、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十一次对市关工委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亲自参加关工委工作会议和重要活动,定期深入基层指导检查关工委工作,慰问贫困留守儿童等,有力地指导关工委工作。二是用强上力。把上级关工委精心指导、大力支持作为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强大活力。2012年以来,省关工委领导先后十四次到海东指导督查关工委工作,开展调研、安排关爱项目,参加重要活动,到贫困山区学校送温暖,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召开现场会,及时协调解决关工委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基层建设等重大问题;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关工委工作。三是用好合力。成员单位齐抓共管、相互配合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整体合力。关工委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勇于搭台唱戏;充分发挥成员单位自身优势,巧于借台唱戏;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善于同台唱戏,有力促进了关工委工作。

二、突出重点,熟悉“三情”,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1、熟悉“三情”。一是吃透上情。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中央和省委领导对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工委文件精神、重要会议精神、重要决定、领导讲话等,把上级的宏观决策作为尚方宝剑,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摸透下情。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探索工作规律,总结典型经验。重点调研基层组织建设现状,分类排队,掌握底数;利用各种形式,召开座谈会,调研青少年所思、所想、所盼、所需,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到广大青少年中找答案,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定期了解基层关工委工作动态、开展活动、存在的问题等,有针对性地协调解决实际困难,逐步提升基层关工委有人办事、有地方办事、有钱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收集外情。学习和吸收兄弟单位和外地先进经验,作为工作借鉴。2、制定工作计划。市关工委先后制定下发了《“十二五”工作规划要点》、《关于深入开展关工委“三年基层工作年”活动的安排意见》,《关于开展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活动的实施意见》。3、确定工作思路。在实践中,采取夯实基点,在深度广度上下功夫;突出重点,在抓好教育上动脑筋;结合热点,在贴近实际上花气力;化解难点,在创新载体上想办法;情系弱点,在真情关爱上献爱心;烘托亮点,在扩大宣传上作文章的方法,下大功夫,重心下移,强化基层关工委建设。4、建立领导联点和成员单位包点制度。市县关工委领导分别联系一个县级和基层关工委;民和县关工委聘请29名副县级、科级退休干部担任各乡镇关工委名誉主任;各乡镇为各村关工委派一名指导员或联络员;包村干部担任村关工委领导成员等,分别指导基层关工委工作,协调解决基层困难。关工委成员单位各结对帮扶一个基层关工委示范点建设。5、实行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市、县(区)、乡镇、县城中学关工委组织,按照领导班子建设好、“五老”作用发挥好、活动经常效果好、制度健全执行好、积极探索创新好的“五好”内容要求,结合实际,突出地方特色,把“五好”内容和标准具体化,全面开展“五好”关工委创先争优活动。城镇社区、乡镇学校、行政村关工委组织,重点开展“班子好、队伍好、活动好”的“三好”关工委创先争优活动。城镇社区关工委主要开展 “老少共建”文明社区活动;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开展“您的微心愿,我来帮您圆”活动;对城镇待业青年开展帮德、帮学、帮困、帮教、帮富的“五帮”关爱活动;开办家长学校,配合有关部门举办健康讲座,开展健康咨询,进行生理、心理健康辅导,引导家长密切配合学校,培养孩子成长成才。乡镇学校关工委重点组织开展“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课外文体活动、兴趣小组和才艺展示活动。行政村关工委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以增收致富为目的,在青年农民中大力开展扶志、扶技、扶创业就业活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青年农民,推动新农村建设。利用传统节日举办青年农民文化艺术节、文艺演出、篮球赛等文体活动。6、培育特色,打造亮点,强化示范点建设。市、县(区)关工委坚持定期深入基层进行督查指导,发现和挖掘工作特色亮点,培育一批示范点,召开现场观摩会,互相学习,交流经验,推广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如平安区巴藏沟乡中心学校关工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楼、场地、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创建“乡村少年宫”,开设了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书画、琴棋、球类、舞蹈等13个活动项目,利用每天放学后16:00-17:00的1个小时的时间,免费进行培训,利用节假日开展各项活动。平安小学开展“善进”教育,以“善进”教育作为养成教育的切入点和新载体,通过“善进”四步评星晋级,构筑德育管理评价体系,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处处体现“书香校园”气息。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公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优势,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循化县红军小学成立“红军小学爱心文艺宣传队”,由本校教师自编自导编排文艺节目,到其他乡镇学校巡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化隆县扎巴镇关工委组织“五老”对有劣迹的“问题学生”、行为不端的“边缘少年”结对帮扶,引导转化。乐都区丹东学校根据青少年学龄特点,认知规律,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在各教学楼楼道分别安装了礼仪美德、古今中外历史经典、名人成长故事等宣传图片,诱导学生广闻博见,鞭策学生修身励志,诫勉学生明理规范。

截止2017年底,全市共创建基层关工委示范点150个,基本达到基础牢固、功能齐全、工作活跃,作用彰显、党政满意、社会认可、青少年依赖的关工委组织。三年来,市关工委以奖励形式,共支持示范点活动经费32万元。

三、突出主题,着力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海东市关工委始终立足青少年思想实际,以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培养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充分发挥“五老”宣讲团优势,组成宣讲团,深入到县(区)、乡镇、农村、社区、学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1、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老少携手共筑中国梦”等主题教育活动。市县(区)关工委主任、副主任亲自撰写讲稿,深入到六县(区)中小学校,向青少年宣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史、社会主义建设史、青海发展史,让青少年全面了解建国、建省60多年、建党90多年的艰辛历程、发展变化、辉煌成就、丰功伟绩等,用党和国家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在青少年中营造知党、信党、颂党、爱党、听党话、跟党走的浓厚氛围,唱响“五个好”的时代主旋律。结合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全市各中小学开展了“看阅兵、扬国威、比学习、展未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民和县关工委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契机,开展“红军精神进校园”红歌唱响活动。乐都区关工委组织百名优秀少先队员和辅导员到海北州原子城参观学习;循化县关工委组织青少年参观西路军纪念馆,让青少年了解历史,继承传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2、深入基层,开展专题教育。针对青少年所想、所盼、所需、所好的心理特点,在青少年中开展“坚定理想信念,实现美好梦想”、感恩励志专题教育。用生动的事例教育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感恩与孝道,学会做人做事,茁壮成长。教育青少年感恩父母、学校、社会和组织;化隆等县关工委邀请省关爱团讲师为中学生宣讲《弘扬延安精神、做新一代革命接班人》《怎样当好新时代的中学生》等,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习惯,提高道德素质,树立远大理想,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开展“学雷锋 心向党,见行动 树新风”专题教育。重点宣讲学雷锋活动的伟大时代意义,弘扬雷锋精神,学习新时代雷锋式模范人物。各县(区)关工委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学雷锋“六个一”活动(读一本书、讲一个故事、写一篇心得、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习英模事迹,弘扬英模精神,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健康成长。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专题教育。引导青少年把个人的学习成长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进一步升华对“三爱”的理解和认识,激发“三爱”热情,凝聚“三爱”力量,形成浓厚的“三爱”氛围,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梦的美好前景激励青少年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教育。讲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教育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努力做一个团结、文明、勤奋、进取的好学生。民和县关工委举办了“小手拉大手,共筑碧水蓝天”环保志愿活动,引导少年儿童争当环保小卫士和宣传小使者。团县委动员乡村青年和中小学师生,组织开展了“情系母亲河,捐植纪念树”、“环保下乡”、“小事做起来,绿化环境”等系列保护母亲河活动,全县青少年共植树造林6800亩,以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互助县关工委在加定镇中心学校举行“环境保护 从我做起”活动,聘请北山地区6名退休老同志为生态环境保护义务监督员,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平安区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区关工委组织县城学校近600名中小学生将南环路一带堆放的垃圾,路边的配电箱和墙上的小广告全部进行了清理。开展宣讲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市县(区)关工委组织“五老”,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利用通俗的语言,进行宣讲,让广大青少年了解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主要精神。各学校关工委以“喜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举办红歌老少唱活动26场次,1.2万多名学生和群众参加活动。3、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和法制教育。在青少年中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安定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配合司法部门,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教育活动;远离“黄、赌、毒”警示教育;开展观看法制展板、法律咨询、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学法、懂法、知法、用法,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为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各县(区)关工委组建“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15支,聘请义务监督员160多人,对城镇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餐饮摊点和娱乐场所进行不定期整治,有力地改善和净化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五年来,各级关工委累计开展各种教育340多场次,受教育师生达10.5万人次。4、利用重要节日,开展各具特色的教育活动。清明节,组织青少年参观西路红军纪念馆、到烈士陵园扫墓,开展“缅英烈、学精神、继传统”活动;“六一”期间,举办“共筑中国梦”文艺表演和中小学生书画比赛活动,举办“童心半映夕阳红,老少同乐庆六一”、“欢乐童年,放飞中国梦”和“文明礼仪伴我心”等主题活动;“七一”期间,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开展“鲜花献爱心”活动,就近向老党员送一盆鲜花,帮助打扫卫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党员的尊敬;暑假期间,组织部分中学生参加军训和夏令营活动;“十一”期间,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谈变化、爱家乡”为主题的庆祝活动,用自己的话感叹伟大祖国、大美青海的繁荣昌盛,进一步营造青少年健康向上的良好环境。根据省关工委安排,五年来,市、县(区)关工委组织880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全省第一、二、三、四、五届关工杯作文大赛,两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16名教师、660名学生获个人奖。

四、突出关爱,积极为贫困留守儿童办实事做好事。

一是动员社会各界献爱心,二是充分发挥成员单位作用,争取项目资金,三是发挥关工委自身作用,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特别是对孤儿、单亲儿童、留守儿童、残障儿童和特困学生等弱势青少年更加关怀关爱。2010年以来,全市社会各界、成员单位和各级关工委共捐资9000多万元,关心关爱帮扶贫困儿童达4.3万多人次。乐都区关工委争取各类资金200万元,由196名副科级以上干部、60名老教师,对256名孤残儿童开展“一帮一”助孤助残活动。还组织10名县处级退休干部对10名贫困儿童进行结对帮扶,每学期为每名贫困儿童资助200元现金,帮助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市、县(区)妇联协调组织实名制“爱心妈妈(爸爸)”队伍423名,与留守儿童一帮一结对开展关爱帮扶活动。配合民政部门积极实施孤残儿童“康复治疗”项目;配合教育局、共青团调查留守、流动儿童现状,开展真情关爱留守流动儿童活动。

五、突出骨干,重视加强“两支”队伍建设。

强化班子,优化队伍,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保证。一是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主动性,同心协力,各尽其能;二是充分发挥“五老”成员的积极性,各尽其才,各展其长;三是充分珍惜在职干部的责任性,协调服务,各尽其力。努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造型”关工委组织。一是加强班子成员学习。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青海时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市委全会精神,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领导对关工委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要求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二是加强“五老”骨干的学习。通过以会代训、外出考察等方式,不断提高“五老”骨干自身素质。同时,重视吸纳那些热心关心下一代事业,具有科技、教育、政法、文体专业或工作经历的“五老”,参加到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中来。市关工委经过摸底调查,建立7500人的“五老”信息库,其中“五老”骨干893人。多年来,他们结合实际,从“十个一”入手,开展关工委工作。即:参加一次主题教育宣讲活动;参加一次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参加一次网吧义务监督活动;为青少年办一件好事、实事;帮教一名后进或失足青少年;结对关爱一名留守儿童,为他们寻找爱心家长;帮扶一名贫困学生或未就业青年;传授一项科学技术;写一篇情况反映;写一封亲情书信或讲一次革命故事等,以他们坚定的政治信念,崇高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传统作风和丰富的智慧经验,为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发挥余热。

海东市关工委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关工委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关工委工作宣传力度不大,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二是关工委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乡镇、村对关工委工作认识还不到位,关工委组织发挥作用不明显;三是“五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人员较少,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四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青少年上方法不多、形式单一、氛围不浓,开展活动不够广泛;五是基层关工委缺乏工作经费等。

回顾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

1、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关键。关心下一代事业是全党的大事,关工委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工作组织,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我们的工作才能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融入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综合治理、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才能逐步得到解决,赢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工作氛围。我们开展关工委工作,必须在围绕中心中定位,在服务大局中尽责,充分发挥参谋助手、桥梁纽带作用,才能真正做到工作中有位、有为,使关工委工作成为造福子孙后代的常青事业。

2、强化班子、优化队伍,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保证。坚强的领导班子和过硬的工作队伍,是开展关工委工作的两支重要力量。特别是广大“五老”心系党的事业,情注青少年,深入基层,给青少年讲课传艺,不计名利,四处奔走,为青少年特殊群体募集款物。充分展示了“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他们深知,为党和政府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既能让青少年健康成长,又能让自己健康长寿。

3、加强基层、夯实基础,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重心。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体是老同志,服务对象是青少年,工作重心在基层。实践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地方优势,实行分类指导,深入基层调研,培育工作品牌,发现各种典型,做到突出特色、挖掘亮点、整体推进、百花齐放。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关工委的社会影响力,共同营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良好氛围。

4、密切配合,借力作为,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合力。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整体合力。关工委既要主动作为,把自己的事情做实,把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做好,又要与有关部门多沟通、多协调、多联系、多配合,形成优势互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齐抓共管,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