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调查研究> 详情页
阳光奶奶在行动 -----家庭隔代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9年12月23日

来源: 上海市宝山区关工委

无数事实证明,人的成长和教育从家庭开始,家庭教育好与坏直接影响孩子心智和人格的发育。家庭教育的主导者是父母,但青少年,尤其是学龄前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隔代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山区需要隔代教育,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也是一个必须重视的家庭教育课题,她关系着无数三代同堂,甚至孙辈青少年期长期单独和祖辈生活在一起的家庭的课题。特别令我们心酸的是,中国经济大发展的八十到九十年代,离婚率逐步提高,某些经济发达地区一度高到35%,可怜的二婚家庭的孩子如草履一般被丢给爷爷奶奶抚养,他们变成缺少父爱或母爱的孩子,其中有很多可能会变成人格不健全的儿童或问题儿童。2010年我们曾对家庭隔代教育试点——部分乡镇街道社区进行相关调查,三个街镇社区1322户有十六岁以下未成年人的家,调查结果:43.12%父母和子女两代人共同生活,53.16%家庭三代人共同生活,3.72%家庭是老人和孩子共同生活。另以人口导入区的淞南镇七居委为例,41.2%的儿童常年单独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39.8%的孩子三代人共同生活,仅有19%的孩子单独与父母一起生活。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宝山区是个城镇扩展区,大量的农民成为城镇居民,他们虽然放下了锄头铁搭,成为居民小区的一员,但教育知识的匮乏,使他们在教育第三代上犯了难;宝山还是个人口导入区,江苏启东等地区大量的爷爷奶奶随着子女和孙字辈涌入大城市,外省农民拖家带口来到宝山“安营扎寨”,但他们对如何教育从农村突然来到城市生活的第三代,没有一点心理准备,更不要说什么教育了。“爷爷奶奶四老”照顾第三代是中国目前的国情,老干部、老领导、老同志、志愿者发挥力量,帮助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关工委工作的特点,开展隔代教育工作的是我们关注的重点,2010年以来,区关工委开展此项工作已经跨进第八个年头,她既是研究隔代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研究探索农村城镇化道路上的重要课题。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核心价值观念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要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使之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融入文明精神创建各方面,渗透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环节。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我们秉承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对家庭隔代教育工作长抓不放,常抓常新,坚持不懈,为培养有理想、有智慧、心智健康、品德优良、敢担当的青少年一代而发光发热。

一、发展现状

根据上述情况,宝山区于2010年始,开展了“鼓励创新 建立社区个性化的隔代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这一工作被评为市关工委的100项“工作品牌”之一,目前全区十二个街道有八个街镇开展起家庭隔代教育活动,普及率达到66.6%。前后进行了五期家庭隔代教育辅导员培训班,建成了一支能征会战的辅导教师骨干队伍,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家庭隔代教育之中,从2013年至2017年相继召开了五届区级隔代教育推介会,树立典范,扩大影响,为全区家庭隔代教育的推广普及起了促进作用,同时涌现出了大量“阳光奶奶”帮助家庭、帮助孩子走出困境,沐浴阳光,健康成长的感人故事。

目前,重点开展四项工作:

(一)建立起一支以“阳光奶奶”为主体的辅导员骨干队伍

区关工委聘请教育专家和心理专家担任区家庭隔代教育指导老师,由他们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组织推荐、自愿报名的方式,组织起一支基层辅导员骨干队伍。把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志愿者中间热心公益事业,有心理咨询师资格和一定心理教育经验和方法的同志聚集起来,组成一支辅导员基础队伍。采用举办系列讲座方法,先后邀请市区心理专家、社会工作者和家庭教育取得显著成效的爷爷奶奶组成辅导队伍,指导辅导员建立起正确的辅导理念、掌握科学的辅导技巧,保证辅导员队伍的辅导质量,以满足学员讲课的基本需要。在实践中,对“阳光奶奶”的队伍素质和辅导基本要领都作了规定:“阳光奶奶“基本素质:待人热情、性格开朗、有爱心、耐心,细心,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基本知识,有丰富的生活教育和实践教育经验。辅导原则:在三代同堂家庭,要充分发挥父母的教育主体作用,爷爷奶奶发挥补充作用,不能越庖代廚,在祖孙两代家庭中,要尽量发挥祖辈的教育特长优势,以弥补父母教育的不足。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一个社区,每一位爷爷奶奶都会遇到儿童教养上的不同问题,产生不同教养困惑,因此,辅导员在完成基本辅导课程外,还需要不断调整讲课内容,以适应爷爷奶奶的不时之需。还采取行动培训法:即除集中培训外,指导老师进行随访,对辅导员讲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讨论,及时商量辅导对策,及时调整讲课方案,让讲课内容紧贴时代前进脚步,合乎爷爷奶奶实际需求。

在辅导员队伍中,发现参与者中80%以上是奶奶,而且这些奶奶特别热情,特别积极,对孩子有爱心、细心和恒心,我们即以奶奶为核心力量,干脆建立一支“阳光奶奶”辅导员队伍,提出“阳光奶奶阳光孙儿”的响亮口号,她们希望,在她们的关爱行动之下,孩子们能成长为“阳光孙儿”,即自尊自信、热情开朗、坚强乐观、能学习、会交往、懂生活,懂礼貌的孩子,为今后成为人格健全的青少年打好基础。八年来,这支队伍长期活跃在家庭隔代教育的第一线,成为我区家庭隔代教育的中坚力量,为宝山区的家庭隔代教育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奉献。

(二) 整合凝聚社区力量,积极推进家庭隔代教育

家庭隔代教育牵涉到千家万户,只有整合资源,汇聚各方力量,各个机构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会产生出最佳效果。整合资源,一是邀请社区志愿者参与活动,建立“志愿者服务站”,开展“阳光家庭”评选活动,开通“阳光奶奶信箱”开展暑期“假日学校”,创建文明小区等活动,把隔代教育精神、内容、方法、手段融入其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二是整合资源,联合就近学校,部队、机关,将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三是依托学校新生入学的有利时机,请专家在学校面对家长、爷爷奶奶讲授家庭教育知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四是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宣传阵地,开设家庭教育专栏,为广大家长和爷爷奶奶提供科学的家教方法,推进家庭教育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五是倡导社区家庭教育骨干及阳光奶奶相互走访,开展研讨,交流经验,让稍趋成熟的经验方法得到及时传播。

(三)挖掘楼组自治内动力,发挥楼组距离情感优势

楼组建设是现代社会邻里关系建设,是自然社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人际关系,增进社区居民达成文化认同,在增强社区凝聚力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运用距离和情感优势开展家庭隔代教育活动,占着地利人和的天然优势。

友谊街道宝钢五村以“邻里情,一家亲”为主线开展隔代教育。宝钢五村由五幢高层大楼和十六幢多层住宅组成,他们做到支部引领,建立框架,楼道内党员志愿者以“五老”关心帮助孩子的形式,开展多样性的活动,引领孩子健康成长。聘请楼组优秀党员干部和热心公益事业,有爱心有辅导能力的爷爷奶奶参与楼组互帮互助活动,组成隔代教育老年志愿者队伍,通过“邻里一家亲”活动,打破邻里隔阂,实行邻里交流互动,促进邻里和睦。阳光奶奶们组织孩子参与社区多种多样活动,楼组也为孩子创设了多种孩子喜欢的活动形式。“爷爷奶奶种植园”,“六一乐 精彩生活我来绘”贴画活动,组成“祖孙微信群”,“老少共读一本书”,“携手同行,快乐成长漫步跑”活动,“临时家庭野外训练营”,组成临时家庭,田野生活训练,祖孙分开交叉等活动,激发了孩子参加社会活动的兴趣,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自信自爱,也增加了祖孙之间的感情交流。

月浦八村健全社区关工委职能,由党总支书记担任,副组长由有经验、身体健康、工作热心的社区退休老党员担任,有五十个门楼建立支援小组,学习隔代教育知识,健全门楼小组隔代教育宣传队伍。成员发展到200名,建立“隔代教育服务”项目,开展各类门楼形式多样的老少结对活动。有隔代教育讲座,养老院慰问活动,孙辈教祖辈使用手机,这些活动使邻里之间结对小组相处得更融洽。这种隔代教育形式是对亲子教育的补充,既能减轻年轻父母的教育负担,又能为祖辈带来乐趣;既能从父母哪儿受到时代创新思想的熏陶,又能从祖辈哪儿获得慈爱和宽容,让孩子在父母和祖辈的互动过程中学会用不同眼光看待不同对象,用不同方法对待处理不同事物,最终实现孩子、父母和祖辈三方受益,促进家庭整体素质的提高。

宝钢十村旁边是个菜场,根据楼组长排摸,小区内外来打工者多,外来老人小孩也多,但孩子自卑心理偏重,行为习惯偏差的现状,楼组长做到“摸底到位,关爱到位,帮教到位”上哪到位原则,建立激励机制,推出老宝贝计划、小宝贝活动,打造了“一个老人”带出家庭,“一个小孩”引出家庭,“一个家庭”走近“一个家庭”,一个群体走进一个群体的社区共生格局。实现家长减压,奶奶阳光,孙儿开朗的良好家庭氛围。接纳和引导外来人员参与社区各类活动,有教育经验的爷爷奶奶参与到老年志愿者队伍中来,对外来人口中表现优秀的孩子参与评为“五好小公民”,让他们感受到小区居民都是他们的亲人,让外来的父母、祖辈、孩子骄傲地说:“啊啦也是上海人”。

(四)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推手,促进“阳光我们孙儿”活动

美丽乡村是罗泾镇打造“美丽乡村、美丽家园、美丽街区"的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意图打造全国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产业特色最鲜明、社区服务最健全、乡土文化最繁荣、农民生活最幸福的地区之一。要达到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家庭和谐必不可少。罗泾镇处于城区边沿地区,按照当地习俗,孩子应该由爷爷奶奶带领。因此,爷爷奶奶们自身的文化素养品质行为,已基本决定着孩子们的明天的基础人格特征。今天的孩子,学习模仿能力超强,大人的点滴行为偏离,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成长轨迹及思想。望子成龙本是共同追寻目标,但极大多数老人在隔代亲的作用下,只宠不管,忽略了自身对孩子的影响,知识的缺乏对孩子的成长教育需求难以同步适应,。通过“阳光我们的孙儿”系列活动,围绕“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好爷爷好奶奶”这个命题开展了系列活动。包括“社风民风”演讲活动,“读书兴趣班”活动,“老年教育讲座班”,爷爷奶奶们认识到,老人带孩子,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劲使在哪儿,孩子未来收获一定就在哪里。通过橱窗宣传,教授讲课,“阳光奶奶”带教,“阳光奶奶”一对一上门帮教,和《新时期教育下的“现代父母”》主题系列活动等使家庭隔代教育取得成果。爷爷奶奶以家乡美好愿景为目标,鼓励孩子树立奋斗目标,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家乡,为建设家乡美好愿望的实现而奋斗,爷爷奶奶整体教养素质得到提升。

二、 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一)存在主要问题

在家庭隔代教育实践过程中,也通过调研发现了存在问题,清晰了进一步完善与努力的方向。

一是经济发达乡镇地区和城市边缘乡镇地区爷爷奶奶文化素养教养能力发展不均衡。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爷爷奶奶文化素养基本达到初中以上文化水准,但边缘地区初中以下占多数,大专高中文化程度是凤毛麟角。

二是隔代教育内容手段和时代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手段的脱节,许多爷爷奶奶思想观念陈旧,思维方式保守,还在用传统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手段教养第三代,许多解放前的封建迷信还在局部地区存在着,阻滞着孩子们接受新思想,新事物。

三是区、街道、镇关工委和社区居委、老龄委、社区学校、周边学校协调问题。怎样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调合作,在不浪费人力物力场地资源的情况下,通力合作,精准到位,以发挥出最大化的工作效率。

四是隔代教育如何引进新生代力量充实辅导队伍的问题。阳光奶奶们虽然生活社会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涨,但到底年龄已大,工作精力有限,在吸纳时代、新观念、新思想和辅导新手段方面比较迟缓,因此,吸纳社区中年轻力量加入家庭隔代教育中来,做到老中青协同工作已成当务之急。

(二)今后方向

1.确立“继续推广、不断深化、提高水准”的前瞻性目标

隔代教育是项前瞻性、发展性的教育,源远流长,也永无止境。家庭隔代教育工作虽然做了一点,但和时代的发展,爷爷奶奶的呼声和需求差距很大,所以要确立以家庭道德教育为核心,提高家长素质,更新教育观念,构建隔代教育工作新体系,不断提高整体水平的发展理念。在十二个字上下功夫。继续推广:已有八个街镇进行隔代教育活动,但尚有四个街镇尚未开展,2020年前要做到隔代教育全覆盖;不断深化:虽然在推进隔代教育的模式上作了较多探索,但停留在“教与学”的层面上较多,通过多渠道进一步实施还有待去深入探索和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二胎政策的落实,隔代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需求更为突出,社区、学校、家庭相互合作的新型隔代教育模式更值得研讨;提高水准:由于辅导员队伍流动性较强,需要我们继续开设区级及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深入开展调研和研究活动,目前拟定了区级和社区两级研究课题,区级关工委研究《宝山区街镇社区家庭隔代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社区着重研究《二孩时代隔代教育方法》、《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家庭隔代教育》,为开展好这项工作,创造条件,积累经验。

2.由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地区逐步拓展

越是经济发达,居民文化层次高的地区“阳光奶奶”参与的人数越多,取得教育的效果越显著,越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爷爷奶奶的教养方式越是滞后,参与意识也越弱,孩子受教育的程度也越低。现状证明:城乡地区和农村地区更需要家庭隔代教育。以罗泾地区某家园为例,对1985年到1995年出生的2300个青年人作了调查,男孩年龄段(包括大专)升学率为25%——35%,女孩25%——36%,考进重点大学的不足30个,另外对小区学龄前不足三岁的十个孩子进行测试,英文字母Q被读成皮蛋的有四人,1+5不等于6 的有四人。可见,身边父母老人对孩子教育的无视和懈怠,故由南向北对杨行、罗店、罗泾等地区进行区域性推进刻不容缓,在文明评优、经费使用上要有倾斜政策,进展上要以楼组为基层单位,层层推进,真抓实干,树立典型,选择街道居委作为试点,加派“阳光奶奶”骨干力量深入边缘地区居委新村,向周边地区辐射衍生成为“阳光奶奶”的新任务。讨论研究,建立示范小区,做到有阳光奶奶带教,有教师队伍,有教学安排,有特色活动,使讲课活动更有针对性、指导性和科学性,以期达到隔代教育在全区的均衡发展。

3.以城镇化建设为锲机,进一步推进家庭隔代教育

中国的城镇化被视为社会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让更多的农民实现身份、职业观念的全新转换,让农民享有更多城市居民的城市现代文明和福利。但这个过程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农民及其子女的痛苦的适应过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城镇化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区乡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全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但和江苏接壤的诸多乡镇地区大多农民离开土地,变成城镇居民,市中心动迁居民和外来务工家庭的定居也对隔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转入城镇的那部分人在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方面都面临极大的挑战,刚才转换环境的儿童遇到城镇环境适应和人际交往观念更新等,如视为民族精华的工匠精神、传承文化丢得干干净净,土豪文化上升,带来坑蒙拐骗,因而调查当地居民的人员结构,研究新城镇父母辈及爷爷奶奶辈居民的人格特征、文化需求、教育手段,以及实施途径成为当务之急。建立试点居委,转换带教理念,提升老人素质,引导社风民风,建立老年学校。当前的头等措施是区关工委和各街道形成合作,选择大场、杨行、罗店乡镇部分居委为试点,研究《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父母及祖辈的文化程度及乡村习俗对儿童的影响和对策》,《城镇化推进地区儿童的心理行为特点和疏导方法》,《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家庭隔代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求城镇化进程中家庭隔代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成为主打新课题。

4.不断完善培训计划,使培训内容形式富有层次性与多样性

由于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较强,辅导员辅导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需要继续开设区级和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在辅导人员的稳定性上也需要采取职责奖励等一定的措施,为基层保质保量开展好这项工作创造条件,保驾护航。

培训内容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素质,以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健全人格养成为主体,重点抓住三代人的沟通方式,和谐共处理念,使教材和活动更具有科学性、操作性、时代性。各乡镇街道人员结构复杂,文化层次、地域风俗差异显著,面对现实,在实施过程中鼓励开拓创新,建立社区自有特色的隔代教育模式。宝山区处在城乡结合部位, 为使教材在培训的内容方式上也逐步丰富完善,变得更接地气。使授课内容更合乎基层胃口,根据每个街镇居委父母、爷爷奶奶文化层次、关心热点、教养对象的不同,制定辅导策略。充分听取社区同志意见,注意培训对象,对不同对象用不同语言,不同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因地而异,体现出培训内容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培训内容上,实行菜单式授课,基层爱听什么,就讲什么,在实践中着重调查研究,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肯定---修正----再肯定----再修正,让每个乡镇居委也有自己的“乡土”教材。结合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将精品课程转化为网络课程,在全镇推广,为更多家庭成为学习型、文明型、和谐型家庭的建设作贡献。

5.丰富完善“阳光奶奶”活动形式,多渠道让青少年受益

“阳光奶奶”的辅导咨询如绚丽阳光般照耀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要受孩子的欢迎,形式须呈现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一是推广“阳光奶奶信箱”,“阳光奶奶信箱”可设在居委,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地方,成为青少年倾诉心声,寻求帮助的重要途径;二是和周围学校联手,开设“阳光奶奶讲堂”,利用“学校开放日”请专家、教师和有育儿经验的父母、爷爷奶奶开讲,每周一个话题,深入剖析,做育儿的智囊团;三是建立“儿童音乐游戏”活动中心,给孩子说话的展示平台,伴孩子快乐成长,让父母长辈读懂孩子的内心,深入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成长特性,每个行为形成原因,强调构筑良好的家庭文化才能培养出健康孩子;四是有条件单位或社区开通“阳光奶奶热线电话”,孩子遇到苦闷有地方诉说,宣泄,有一个处理危机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6.整合有效资源,社区共建资源持续发力

整合社会有效资源,共同发力,将家庭隔代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一是武警支队好八连、陶行知纪念馆、文化活动中心、青保办、社工、五老志愿者、幼儿教育机构组成联盟,开展寒暑假多种形式的活动;二是依托学校新生入学的有利时机,请专家在学校开设家庭教育讲座;三是依托社区和村镇请家庭教育讲师团老师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四是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宣传阵地,开设家庭教育专栏,为广大家长提供科学的家教方法,推进家庭教育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五是借助周边商场、公司、驻地部队、武警部队、学校幼儿园等各种资源优势,提升运营单位的公益影响力和资源,服务社区,创造青少年的良好成长环境;六是开展评选“阳光家庭”活动,鼓励父母蹲下身子做孩子的好朋友,掌握三代人之间交流方式和交流技巧,创造平等、民主、关爱、和谐的家庭环境,引导孩子敞开心扉,和家长、爷爷奶奶沟通交流,说出自己的开心和烦恼;七是碎片化阅读已是一种时尚方式,爷爷奶奶每人拥有一台手机已是常态,他们更喜欢在网上分享信息,互动话题,阅读分享,利用“宝山社区通网”这个平台,把家庭隔代教育知识编成小知识点、小案例上网发到微信群朋友圈,让祖孙三代都能分享育儿知识,学习领会隔代家庭教育成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