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情况(摘要)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5年03月04日  来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摘要: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情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近年来,自治区关工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

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情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近年来,自治区关工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新疆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自治区党委召开十届十一次全会专门研究部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作了系统谋划和整体部署。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聚焦主线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

二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各级关工委积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面宣传教育全覆盖、常态化机制,深入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成立自治区关工委“天山松”宣讲团,从全疆精心挑选“五老”骨干宣讲员组成宣讲队伍,深入农村、社区、学校及“两企三新”领域等基层一线,面向青少年针对性地开展铸牢意识主题宣讲12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2.6万人次。各级关工委注重发挥“五老”在示范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五老’送法万里行”“法治宣传教育基层行”“宪法宣传周”等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中的优势作用,引导和帮助青少年以法治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累计组织开展各类活动1.1万场次,受教青少年达167.36万人次。

三是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各地各部门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弘扬中华文化、增加文化产品供给,做实做细文化润疆各项工作,推动从根本上切实解决政治认同、人心向背的问题。自治区关工委举办“插上科学的翅膀—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普及科学知识;编发《新疆英模故事》,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学榜样,长大当榜样。

四是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各地各部门大力促进各族青少年交流,积极推动旅游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工作,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通过组织“五老”代表和小小讲解员赴杭州开展夏令营暨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五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各地各部门深入实施青少年“筑基”工程,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各族青少年学习教育全过程,聚焦推动用好统编教材、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升教育水平、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起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不断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成效。

六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各地各部门坚持紧贴民生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七是用心关爱下一代,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基础。自治区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作用,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下一代的良好氛围。一是健全组织体系,充实工作力量。截至目前,全区现有各级关工委组织23448个,“五老”工作室430个,“五老”517352人。自治区关工委成员单位33个、专家委成员104人、“天山松”宣讲团。二是积极开展活动,取得积极成效。2023年以来,各地“五老”宣讲团开展宣讲交流活动7200余场次,覆盖青少年74 万余人次。三是夯实教育阵地,擦亮特色品牌。强化品牌示范效应,形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座谈的学习、宣贯、研究、阐释”为主品牌,以法治宣讲、普法教育、法治文化、演讲口才、音乐育人、文化艺术等新疆特色的子品牌,引导“五老”在各领域“亮身份”“作贡献”。与新疆师范大学合作成立“新疆青少年研究中心”,加快推进“网上关工委”建设,升级打造了新疆关工委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头条号、视频号、石榴号、“网上家长学校”及微信小程序等“五号一网一程序”新媒体教育阵地,更加便捷地向青少年和家长提供优质内容。

自治区关工委将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为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